劉源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源俊(1946年),男,原籍江蘇青浦,生於雲南昆明[1]臺灣物理學家。現為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科學月刊》董事長,並曾擔任東吳大學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

事实速览 劉源俊, 出生 ...
劉源俊
出生1946年(78—79歲)
 中華民國雲南省昆明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母校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士
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博士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家
機構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科學月刊社董事長
東吳大學校長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
关闭

生平

劉源俊為台灣省立基隆中學高中部52級畢業校友,1966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以後返回台灣,進入東吳大學物理學系任教至今。他曾於1996年至2004年擔任東吳大學校長,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擔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現擔任《科學月刊》董事長。

家庭

父親劉曾適,伯父劉曾達

科學教育

劉源俊對台灣的科學教育相當重視,是《科學月刊》雜誌創辦者之一。近年劉源俊對臺灣教育改革也提出相關批評。

爭議

劉源俊在2015年5月4日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記者會上表示,不讀古文導致台灣「目前是空心文化,社會也是『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年輕一代也是『六沒有』沒有認同、沒有自信、沒有耐性、沒有願景、沒有志向、沒有主張」。他因此「擔憂台灣將變成下一個菲律賓。」[2]此言論遭反對者批評為涉及歧視[3][4][5][6][7][8][9]

其他

劉源俊長年參與保釣運動,曾擔任中華保釣協會理事長。2013年7月21日,臺灣釣魚臺光復會成立,劉源俊當選一屆理事長[1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