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市札幌市的歷史開始於1869年,日本設立開拓使時在此設置札幌本府。札幌的建設計劃由時任開拓判官島義勇提出,他參考京都規劃了棋盤狀城市,以創成橋(日语:創成橋)東側為基點,將創成川(日语:創成川)作為南北軸,渡島通(現南1條通)作為東西軸。而大通公園則是現在札幌市的東西主幹線。1972年,札幌市舉辦亞洲首次的冬季奧
北區 (札幌市))是位於札幌市北部的一個区,是札幌市10區中人口最多的一區,人口約27萬人。 北側以發寒川、茨戶川、石狩川為界與石狩市、當別町相隔,西側以新川與手稻區、西區相鄰,南側以JR札幌車站與函館本線與中央區為分界,東側以創成川與東區接鄰。 和人的開拓歷史是從1859年開始,來自福島縣的早山清太郎來到篠路地區進
中央區 (札幌市)869年北海道設置開拓使後,島義勇判官規劃建設札幌為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並在兩年後完成早期札幌的都市計劃。以渡島通(現在的南一條通)和大友堀(現在的創成川通)交叉點為中心,向四周規劃到路,並在中心區設置東西向寬約105公尺的防火線(現在的大通公園),北側規劃為政府土地,南側規劃為私人土地。 1871年:開拓使完成初步的市區規劃。
狸小路商店街二,每到晚上狸小路一帶就會有很多流鶯聚集招引客人,卻又不敢過於明目張膽,她們畏縮古怪的行徑令人聯想到狸貓。 狸小路商店街的實際範圍,大概是從東面的創成川為起點,經市道南二條三條中通線往西大約一公里止,這段地域為中心。狸小路商店街中,自西一丁目至西七丁目間,約有200間店舖,加盟了一個名為「札幌狸小
大通公園大通公園位於札幌市中部,其佈局模仿棋盤。附近地區均以大通公園為中心點,按方向及街道序作出稱呼,例如「北十七條東五丁目」、「南九條西十五丁目」等。區分東西的標準是創成川,而公園的南北就是真正所謂「大通」。兩邊的行車道分別稱為「北大通」及「南大通」,車輛都循此二道往東方及西方兩個方向行駛。大通公園作為中央分離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