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尻山(日語:利尻山/りしりざん Rishiri-zan)位於日本北海道利尻島,標高1,721公尺,是跨越利尻町及利尻富士町的成層火山、獨立峰。位於利尻禮文佐呂別國立公園內,為日本百名山[3]、新日本百名山[4]、花之百名山[5]及新花之百名山[6]之一。
「利尻」源自阿伊努語的「ri-sir」(高的島),即是指利尻山。白色戀人的標誌為此山。利尻岳山麓的甘露泉水被選入名水百選。
概要
國土地理院其命名為利尻山,此外經常被人們稱為「利尻岳」、「利尻富士」、「利尻火山」。山上有高山植物生長,夏季多登山客。
利尻山的火山運動從約20萬年前開始,約4萬年前左右形成現在的樣貌。自從8千~2千年前在南山麓形成低平火山口與火山渣錐後,利尻山未再出現火山活動。由於休止時間長,山頂的火山地形被嚴重侵蝕,利於科學家觀察火山的內部構造。
甘露泉水
甘露泉水(日語:甘露泉水/かんろせんすい Kanrosensui)是利尻登山路線之一的鴛泊路線三合目一帶的湧水。全年水溫維持在約5.5度左右。1985年(昭和60年)入選環境省名水百選[7]。
此地設有簡易設施可供登山客飲用。
登山史
1890年,紀伊國修驗者天野磯次郎從鴛泊登上北峰安置不動明王[8]。翌年1891年,水科七三郎與和田雄治登山測量,1899年10月10日陸地測量部館潔彥登上長官山設置一等三角點[8]。
鬼脇路線是在1917年由鬼脇村居民齊藤熊藏、集藏父子開拓,1921年完成[8]。
1936年12月30日至1937年1月6日,北海道大學照井孝太郎等四人從鴛泊路線完成首次冬季登頂。冬季首次單獨登頂則是1951年2月1日的登步溪流會川上晃良[8]。南稜初登頂是1952年7月16日的登步溪流會三人[8]。
登山
山頂分為北峰(1,719m)與南峰(1,721m),因最高峰南峰的登山道已崩塌,一般登山者都是選擇北峰為登頂目標。攀岩場地有西壁、東壁、南稜與仙法志稜。晴天時,從南北山頂可見大部分的利尻島、禮文島、道央與道北山群、樺太(庫頁島)、樺太東南方的海馬島(莫涅龍島)等。
登山道有從利尻富士町鴛泊利尻北麓野營場(三合目)出發的鴛泊路線、從利尻町沓形的見返台園地(五合目)出發的沓形路線、以及從利尻富士町鬼脇的林道出發的鬼脇路線。
鴛泊路線是最多登山者攀登的路線,沓形路線是從五合目出發,距離較短,但是路途險峻,較適合專業人士攀登。鬼脇路線崩塌嚴重,七合目以上禁止進入。 登山路線沒有廁所,但鴛泊路線、沓形路線有場地可讓登山客使用攜帶式便器。登山客須將攜帶式便器帶下山,不可置於山上。
利尻山是由軟弱的火山噴出物所組成,近年因登山客增加,造成登山道下陷。利尻山登山道等維持管理連絡協議會為了保護環境,希望登山客能遵守使用攜帶式便器、 蓋上容器、 勿踩踏或坐在植物上的利尻規定[9]。
照片
-
利尻島與利尻山
-
初夏於野寒布岬所見的利尻富士
-
北麓野營場附近的甘露泉水
-
凌晨的鴛泊路線
-
八合目、長官山所見的利尻山
-
九合目的陡坡
-
利尻山山頂
-
山頂的利尻山神社奧宮
-
北峰所見的南峰與蠟燭岩
-
鴛泊港所見的利尻山
-
姬沼所見的利尻山
-
富士野園地所見的利尻山
-
ペシ岬所見的利尻富士
-
利尻富士山頂下方
-
山頂的利尻山神社奧宮
備註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