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婭·安內莉·薩里阿霍(芬蘭語:Kaija Anneli Saariaho;1952年10月14日—2023年6月2日),娘家姓為拉科寧(Laakkonen),芬蘭作曲家[1]。她譜寫了多部聲樂、五部歌劇、室內樂,及為交響樂團演奏的大型作品。薩里阿霍在她多部作品中使用傳統樂器的聲部之外也添加了電子音樂或人工合成的聲音。她曾獲得過多個音樂大獎。自1984年起薩里阿霍一直居住在法國巴黎。
生平及職業
凱婭·薩里阿霍的娘家姓為拉科寧。她在赫爾辛基成長及上學。其父親為後來獲得「工業顧問」榮譽稱號的企業總裁勞諾·拉科寧。她學會了彈小提琴、吉他和鋼琴,並在東赫爾辛基音樂學校上了幾年學。她高中畢業於一所施泰納式中學。[2]
在大學頭幾年,薩里阿霍同時在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學習平面設計、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及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音樂學。後來她轉入西貝柳斯音樂學院。[2]
1976至1980年間薩里阿霍在西貝柳斯音樂學院帕沃·海尼寧的指導下學習音樂創作。後來她又前往德國弗賴堡師從布萊恩·芬尼豪赫和克勞斯·胡貝爾(於1982年獲得音樂創作文憑),以及前往法國IRCAM學習。[2]
薩里阿霍屬於所謂的芬蘭現代音樂第三代人物[3]。在這代音樂家的作品中質感音樂被歐洲現代音樂的序列主義取代。薩里阿霍和同學們一起成立名為「張開耳朵」的音樂協會,該協會的目的是在芬蘭推廣及發展這種現代音樂形式[2]。除薩里阿霍之外,協會的其他成員有芒努斯·林德貝里、約尼·凱帕伊寧、埃薩-佩卡·薩洛寧等[4]。薩里阿霍在1970至1980年代交替之際擔任該協會的主席。
「張開耳朵」協會裡對歌劇院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認為歌劇是僵化及過時的藝術形式。協會裡用「護耳冬帽歌劇」這個名詞來嘲笑那些選用傳統創作手法及主題來創作的歌劇[5]。在1982年的雜誌採訪中薩里阿霍表示她將不會創作歌劇或交響曲[6]。
自1984年起薩里阿霍一直住在巴黎,但她不時長期訪問其他地方,如1993年前往日本京都、1988至1989年前往美國聖迭戈,以及1997至1998年回到芬蘭擔任西貝柳斯音樂學院的訪問教授。[2]
薩里阿霍的首部歌劇《遙遠的愛》在2000年首演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紐約時報》把該歌劇形容為「詩意般的傑作」,BBC音樂雜誌則把它評為2000年最佳新作。2003年薩里阿霍獲得了金額為二十萬美元的格勞邁耶獎[7]。該歌劇的芬蘭首演在2004年芬蘭國家歌劇院舉行[8]。
薩里阿霍的第二部歌劇《阿德里亞娜·馬泰爾》在2006年3月巴黎首演。該歌劇情節背景安排在某個正在戰爭的國家,一般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中的某個巴爾幹國家。[9]
第三部歌劇《埃米莉》在2010年里昂首演。芬蘭首演於2015年4月在芬蘭國家歌劇院裡舉行。歌劇的主人公是法國埃米莉·夏特萊侯爵夫人[10]。此歌劇是題獻給芬蘭歌劇女高音卡麗塔·馬蒂拉。這三部歌劇的劇本作家都是阿敏·馬盧夫。
第四部歌劇《Only The Sound Remains》是根據兩部日本能劇改編而來的[11]。該歌劇在2016年荷蘭國家歌劇院50周年紀念時演出。
薩里阿霍的第五部歌劇《無辜》基於芬蘭作家索菲·奧克薩寧所寫的劇本。該歌劇分五幕,並用多種語言演唱[12]。該作品在2021年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首演,芬蘭首演在2022年芬蘭國家歌劇院裡舉行。
薩里阿霍的丈夫為法國作曲家讓-巴蒂斯特·巴里埃。巴里埃曾為很多薩里阿霍作品演出中提供了場景視覺設計。[13]
薩里阿霍的兒子阿萊克西·巴里埃是導演、音樂劇團的創始人、翻譯家及劇作家[14]。女兒阿利薩·內日·巴里埃(Aliisa Neige Barrière)為小提琴家及指揮家,她於2019年開始在西貝柳斯音樂學院學習指揮[15]。薩里阿霍一家在巴黎居住。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