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普薩庫斯(古希臘語:Λάμψακος,羅馬化:Lampsakos)是坐落於戰略要地——特洛阿德北部地區赫勒斯滂東岸的一座古希臘城市[1]。
古代歷史
其原本名為皮提烏薩[2](古希臘語:Πιτυούσ(σ)α),是福西亞與米利都的殖民地。前6世紀遭到了附近愛琴海色雷斯克爾松尼斯僭主老米太亞德與斯忒薩格拉斯(Stesagoras)的攻擊[3]。前6至5世紀,蘭普薩庫斯先後由呂底亞、波斯、雅典以及斯巴達控制。大流士一世麾下的希臘僭主希波克魯斯(Hippoclus)與其子阿坎泰德斯(Acantides)曾統治該地[4]。阿爾塔薛西斯一世將這座城市分配給了地米斯托克利,希望其能給波斯國王供應名酒。前479年的米卡列戰役之後蘭普薩庫斯加入了提洛同盟,並繳納了12塔蘭同,足以顯示其富有。一枚前4世紀的金幣也表明了這一點,因為這只有較為繁榮的城邦才會擁有[5]。
前41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一場反對雅典的叛亂遭到鎮壓[6]。前196年,羅馬人守衛此城,對抗安條克三世,該城成為羅馬的盟友[7]。西塞羅與斯特拉波證實該城在羅馬統治時期依舊繁榮。蘭普薩庫斯因崇拜神祗普里阿普斯而知名,這位神據說誕生於此[8]。
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大約在前434至433年因訴訟失敗被流放於此。蘭普薩庫斯的市民們樹立起一座祭壇以紀念他,並在他的去世周年日多次紀念[9]。
蘇達記載道當地人親近波斯,亞歷山大大帝對此極為生氣,威脅要給他們以嚴厲的傷害。為了拯救妻兒以及家園,人們請求史家以及亞歷山大的導師蘭普薩庫斯的阿那克西米尼來說情。亞歷山大知道其前來的目的,向眾神起誓將與阿那克西米尼所說的反着來。於是後者說:「請為我做這些,陛下:奴役蘭普薩庫斯的婦孺,焚毀他們的寺廟,將這座城市夷為平地。」亞歷山大對這個聰明的把戲無能為力,且被誓言所縛,只得無奈地赦免了蘭普薩庫斯人[10]。
蘭普薩庫斯產生了諸多知名的歷史學家與哲學家。卡戎(Charon,約前500年)撰寫了波斯、利比亞、埃塞俄比亞的歷史,還寫了家鄉的書志[11]。老邁特羅多魯斯(前5世紀)是阿那克薩哥拉開辦的學校的一位哲學家。斯特拉托(約前335年至前269年)是逍遙學派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雅典呂克昂學院的第三任主管。歐埃翁是柏拉圖的學生。一些蘭普薩庫斯人在伊壁鳩魯的圈子裡,包括數學家波呂亞努斯、哲學家伊多墨紐斯、諷刺作家克羅特斯以及蘭普薩庫斯的李昂提烏斯;伊多墨紐斯的妻子巴提斯是小邁特羅多魯斯的妹妹,而其兄長提謨克拉底斯亦是伊壁鳩魯的朋友。蘭普薩庫斯的阿那克西米尼是一位修辭學家和歷史學家,其同名的外甥亦是歷史學家[12]。
教會史
根據傳說,250年聖特里豐在尼西亞殉道後就葬於蘭普薩庫斯[13]。
蘭普薩庫斯第一位知名的主教是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帕爾特尼烏斯(Parthenius)。364年,主教座由馬爾西安就位。同年,在蘭普薩庫斯舉行了一次主教會議。381年,馬爾西安被傳喚到君士坦丁堡參加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但其拒絕放棄對馬其頓基督教派的信仰。其他知名主教還包括丹尼爾(Daniel,其協助舉辦了451年的迦克墩公會議)、哈摩紐斯(Harmonius,458年)、君士坦丁(680年,參加了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約翰(787年)、歐斯克蒙(Euschemon)等。在《主教志》列表中蘭普薩庫斯一直出現到了12至13世紀[14]。著名的蘭普薩庫斯寶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即可追溯到這一時期。該教區現在是一個領銜教區[15]。
另見
- 蘭普薩庫斯的阿那克西米尼
- 蘭普薩庫斯的波呂亞努斯
- 蘭普薩庫斯的小邁特羅多魯斯
- 隱士阿布拉米奧斯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