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氣候最適宜期(英語: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是指9,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氣候溫暖時段。隨後,氣溫逐漸下降,直到2000年前。
全球效果
在這一時段,北極地區氣溫升高了4 °C(一個研究認為北西伯利亞在冬季升溫3到9 °C,夏季升溫2到6 °C)[1]。西北歐也變暖[2]。熱帶珊瑚礁表現為升溫不超過1 °C,5350年前的大堡礁比現在的溫度高1 °C,18O濃度比現在的海水高千分之0.5[3]。北半球夏季變暖的同時,熱帶與南半球可能比現在是降溫[4].
北美洲的勞倫泰冰蓋還在冷卻着這個大陸,但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的溫度要高於現在2-4度。
現在中亞的沙漠地區在當時由於降雨而廣布森林。中國與日本的溫帶森林也向北推進[5]。
西非與撒哈拉由於季風的影響,處於一個非常濕潤的時期,廣布大湖,有很多鱷魚與河馬[6]。
南半球的南部,包括新西蘭與南極洲,在冰期結束後的10,500年前至8,000年前處於暖期[7][8]。6,000年前,北半球處於全新世最適宜期,而南半球溫度與現在相當。
冰核的比較
從美國在南極的伯德站於1968年獲得的2164米的冰芯,以及1960年代在西北格陵蘭獲得的冰芯的比較[9],可以判斷全新世氣候最適宜期在南北極是出現在同一時期。這一時期,格陵蘭最北部的「Hans Tausen Iskappe」冰蓋發生了融化,直到距今4,000年前氣候重新變冷,該冰蓋又開始累積新的冰層。
米蘭科維奇循環
這一事件可能是由於9,000年前地軸傾角達到了24°,在北半球的夏季更朝向於太陽,這增加了8%的太陽輻射能(+40 W/m2)。但是,地球公轉軌道的變化帶來的升溫根據計算,本應該更早幾千年。這種延遲出現,可能是地球在11,000年前才結束末次冰期,廣泛分布的大陸冰川增強了把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的能力。隨着冰川消退,北半球升溫效應才逐步顯現。同時還應該注意,南半球在10000年前就顯著升溫。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