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英語:wound)是相對快速發生的創傷引發的皮膚撕裂、割傷和刺穿以及相應的皮下組織結締組織器官損傷。

Quick Facts 傷口, 類型 ...
Close

類別

根據傷口的污染程度,可以分為:

開放性

開放性傷口(open wound)指皮膚破損並暴露皮下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傷口,可以用造成創傷的方式來分類:

  • 切傷(incision):也稱割傷(cut),指由有鋒利邊緣的物體(比如刀具玻璃、金屬邊棱等)造成的邊緣較為平整的線狀傷口;
    • 劃傷(scratch):深度較淺但傷口較長的切傷;
  • 裂傷(laceration):指因為鈍力拉扯造成組織被物理分離的不規則傷口[1]
  • 刮傷(abrasion):也稱剮蹭(scrape),指與較硬物體(比如不光滑的岩石礫石混凝土等)發生摩擦而造成的皮膚損傷;
    • 擦傷(graze):僅局限於皮膚表層(表皮)的淺度刮傷;
  • 撕脫(avulsion):指一整塊組織被強行從原處剝離造成的傷口,如果是身體的一整部分被完全剝離則稱為截肢
    • 脫套(degloving):指一整塊皮膚被完全從原處剝離;
  • 穿刺(puncture):也稱穿透(penetration),指由尖銳物體(刀具針頭、尖刺等)以相對垂直的角度插過皮膚造成的侵入較深但入口較窄的傷口;
    • 貫穿(perforation):指完全穿過身體部位、有兩個以上創口的刺傷;
  • 槍傷(ballistic wound或gunshot wound,簡稱GSW):指由高速飛行的拋射物(比如彈丸彈粒彈珠)或破片衝擊身體造成的傷口,根據情況可以是穿刺傷、貫穿傷、裂傷、刮傷甚至鈍傷的任何一種或多種組合;
  • 嚴重傷口(critical wound):指較為複雜或患有併發症的傷口,包括撕裂的燒傷、因缺血感染而出現壞死、或伴隨臟器神經損壞的傷口,通常會引發嚴重的電解質不平衡代謝紊亂、系統性感染以及肢體功能喪失的問題[2][3][4]

閉合性

閉合性傷口(closed wound)指皮膚覆蓋保持完整、但皮下組織器官有受損的傷口,通常由鈍傷造成,種類相對較少但危險性與開放性傷口不相上下:

  • 血腫英語haematoma美式英語hematoma):指因為血管受損而造成的皮膚下深處的內出血淤積;
    • 純粹因為內部血管病狀而造成的血腫根據體表展示的斑紋尺寸(由小到大)可以分為瘀點(petechiae)、紫癜(purpura)和瘀青(ecchymosis);
    • 挫傷(contusion):完全由外力衝擊造成的創傷,產生的紅斑稱為瘀斑
  • 壓傷(crush):因為被長期施加較大的外部壓力而造成的組織損傷;
  • 灼傷(burn):指皮膚或其它軟組織熱力電力化學物質摩擦力輻射帶有的能量傳遞所造成的創傷[5],如果灼傷情況較為嚴重,後期可能會造成壞死的表面組織剝離而成為開放性傷口。

各種傷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