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岡彥助
醫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倉岡彥助(日語:倉岡 彦助/くらおか ひこすけ Kuraoka Hikosuke */?,1876年11月—1941年1月3日),日本福岡縣人,醫學家,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講師[1]。

生平
倉岡彥助在1876年11月出生於福岡縣三井郡立石村(今福岡縣小郡市),為士族倉岡圭山二男[2]:239[3],1904年自東京帝國大學醫科大學畢業,任該大學附屬醫院勤務及內務省傳染病研究所技手[2]:239[4]。1906年8月赴臺灣擔任臺灣總督府防疫事務官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師[2]:239,處理鼠疫的防疫工作,並於1908年底發表鼠疫與跳蚤傳播關係之研究報告[1],人稱「鼠博士」[5]。1918年2月15日與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所長高木友枝等二人赴福州、汕頭、廈門等地考察衛生[6],4月4日返臺[7]。1920年被派赴歐美各國考察西班牙流感[8][1],1922年1月10日獲授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9],並於3月接替下瀨謙太郎擔任臺北醫院(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4]。
1926年2月,倉岡與醫學家山口謹爾一同加入藝術團體「黑壺會」,隔年以一幅靜物素描〈壺〉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1]。1935年辭去臺北醫院院長一職[10],並參加第一回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當選為臺北市會議員[11]。1941年1月3日因腦溢血病逝於川端町自宅[12],死後在東石郡朴子街(今嘉義縣朴子市)建立「鼠疫撲滅碑」以表彰其防治鼠疫之功績[13]。
榮典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