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承楹(1910年12月22日—2002年12月21日),筆名何凡,生於北京,籍貫江蘇省江寧縣。記者、散文作家與譯者,曾任《聯合報》主筆;亦曾擔任台灣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文星》雜誌主編、《國語日報》社長與發行人。[1]
系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的夏仁虎的第六個兒子,北平師範大學外文系畢業,進入北平《世界日報》主編「學生生活」版,兼職寫作、翻譯。
來台後應《國語日報》社長洪炎秋之邀請,擔任編輯工作,和洪炎秋、王壽康、林良共同將一份手工業打造的報紙,推廣為全國青少年優質讀物,是為推行國語文普及之重要推手。曾任《聯合報》主筆,從1953年12月1日起,在《聯合報》副刊續寫「玻璃墊上」專欄,前後長達31年之久,共完成了五千五百篇,五百多萬字。
著有《不按排理出牌》、《何凡遊記》、《人生於世》、《夜讀雜記》、《何其平凡:何凡散文》等書,以及《何凡文集》二十六冊(由《聯合報》「玻璃墊上」專欄集結而成)。曾翻譯《包可華專欄》六百篇,並在《國語日報》引入西洋漫畫專欄「小亨利」及「淘氣的阿丹」,並為上開漫畫撰寫翻譯數十年,開正版支付版權引進外國漫畫之先河,先進的版權意識為當時之先驅。[1]
1970年6月,夏承楹以筆名「何凡」在聯合報「玻璃墊上」專欄連續以〈停止地方戲的爛仗〉與〈再談減少地方戲〉等文章批評台視播出這種「粗鄙不文、薦紳羞言、哭哭啼啼、如喪考妣的地方爛戲」,並以推行國語為由要求電視台停止播出歌仔戲與布袋戲。[2]然而探究內文可發現,夏承楹並非無的放矢,其舉出當時布袋戲和歌仔戲劇情荒謬不合理而受觀眾批評之處,諸如:[3]
此外,文中亦指出,當時布袋戲和歌仔戲氾濫的結果,發生學生逃學或下課不排路隊,搶過馬路看戲;農夫不下田、鄉民不打針等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後果不能不重視。[3]
何凡在1980年1月10日《聯合報》的〈業成於勤〉一文中,提出對戒嚴的看法:「前些日子有些自命「民主人士」要求取消戒嚴,說是為人民爭得更多的自由,包括罷工在內。其實對一般國民而言,幾乎沒有感到戒嚴的存在,因為既不宵禁,又不檢查,日常生活上沒有任何妨礙, 這樣最低度的戒嚴又何必反對?」 [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