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體變形障礙[1](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縮寫:BDD)或稱體象障礙、身體臆形症(台灣)、醜形恐怖(日本),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過度關注自己的體像並對自身體貌缺陷進行誇張臆想,在大多數病例中,患者的關注對象是一個或數個很小的或根本不存在的缺陷[2]。因為這種過度關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患者通常會感覺沮喪、不安以及不合群,並且有較高的自殺率。
每個人的病因都不盡相同、但通常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3]。重度抑鬱症、社交恐懼症等是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的共病[2]。此恐懼症可以用心理療法或精神科藥物療法[4]。男女性患身體畸形恐懼症人數量幾乎一樣,成年人和兒童都可能患病[5],而據稱大約百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患有某種程度的身體畸形恐懼症[2]。
歷史
1891年,身體畸形恐懼症首次由恩里克·莫斯利(Enrique Morselli)首次描述,也是他發明了「dysmorphophobia」(即畸形恐懼)一詞[2]。1987年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登錄為一種「障礙」(disorder)[2] 。
診斷
儘管患者外貌正常甚至很有吸引力,他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提升「某些」外貌特徵的願望。他們會認為自己外表醜惡以至於害怕他人嘲笑羞辱厭惡而不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更嚴重的身體畸形恐懼症導致患者拒絕與所有人產生交集。因而在尋求治療時也會羞於啟齒。有些案例中,患者甚至認為與其「被說服」沒有患病,還不如繼續遭受身體畸形恐懼症的痛楚。[6]
大多數患者不滿的身體部位是比較明確的,不過也有人部位不明確。男女患者關注部位差異較大。女性患者多關注腹部、臀部、頭髮。而男性患者則多關注頭髮、身材和生殖器。[1]
他們會反覆觀察自己並和別人進行比較,也會反覆徵求親友的評價,他們希望從別人那裡確保自己的這些部位是「正常」的,但仍會傾向遮掩「缺陷處」。他們可能會反覆求診於皮膚科或整形科。[1]
絕大多數患者都會伴有其他的心理問題,最常見的是抑鬱症,自殺的風險高於普通抑鬱症患者。此外,社交恐懼症和強迫性障礙在患者身上也很常見。女性患者也許會伴有進食障礙,而男性則可能有物質濫用、物質依賴的現象。[1]
病因
軀體變形障礙的病因目前尚無定論[1]。它可能與強迫症有一定的聯繫,二者有時也會同時發生[7]。
身體畸形恐懼症的成因可以用認知行為模式來解釋,患病的原因涉關人的個性,包括內向性和自覺性,此外兒童時生活的環境等也可能會造成身體畸形恐懼症[8]。例如有些病人報告說在兒童時代曾遭受虐待和欺凌[9]。
此外,研究發現患有這種恐懼症者的眶額葉皮層和杏仁核之間聯繫較弱,而眶額葉皮層的作用是調節和平復情緒激發,而杏仁核則有產生情緒的功能。[10][11]
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治療身體畸形恐懼症[12]。在一個有83個參與者的治療研究中,經歷過12周認知行為療法的患者病情有明顯的改善,81.5%的參與者在治療後都不再表現出身體畸形恐懼症的症狀[13]。此外,在一個元分析中,16周的治療後認知行為療法的療效明顯比藥物要好[14]。
認知行為療法之所以起效可能是因為它加強了眶額葉皮層和杏仁核之間的聯繫[15]。
預後
患者在最終尋求精神病或心理學學家的幫助之前,可能會前往皮膚科、整形外科等地方[5]。患者可能會有自殺傾向,並會導致其酗酒或吸毒[5]。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