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豎笛豎笛家族樂器中的一員,除了外形較大,結構、指法和演奏技巧和豎笛大致相同。音色低沉,弱奏時展現柔美特性,強奏時具有魄力。最初出現於交響樂團時,通常由1名單簧管手兼任,但現時更多機會是由1名樂手獨立於其他單簧管之外。

Quick Facts 樂器別名, 音域 ...
低音單簧管
樂器別名低音豎笛
音域
相關樂器
單簧管、E調高音單簧管
相關條目
木管樂器
Close
Thumb
低音單簧管和貝斯喇叭,均低至C
Thumb
低音單簧管的記譜音域
Thumb
低音單簧管的實際音域

作為變種樂器,低音單簧管的普及程度和短笛近乎相同。它不但已成為現代交響樂團的常規樂器,稍有規模的業餘樂團、一般學校樂團等都能夠添置最少一支。在管樂團軍樂團以至爵士樂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外形、指法和構造

現代低音單簧管大都以非洲黑木所製成,一些入門型號亦有用塑料樹脂作為材料。它的管身粗而直,上下的直徑相同。由於體積較大,為方便樂手吹奏,吹管部份扭成如問號(?)的形狀。而喇叭口亦改成如薩克管般的向外兜出(據聞薩克管的發明者薩克就是因為看見低音單簧管的喇叭口設計,後來將此套用在薩克管上)。另外,低音單簧管手和巴松管手一樣,會配帶肩帶並將樂器固定在金屬扣上。

低音單簧管採用貝姆指法,按鍵位置和單簧管基本上是相同。現代的低音單簧管添加了按鍵,可以吹出相等於巴松管的最低的B1音。這不但令低音單簧管的音域得以擴闊,亦令它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機會。

記譜法、音域

低音單簧管是移調樂器,19世紀時沿用單簧管的記譜法,使用高音譜號,但實際音高比記譜低1個大九度[1] 使用高音譜號是因為低音單簧管是由單簧管手兼任,使用相同的譜號可大大減少讀譜上的不便,亦使樂手換轉樂器時更容易。到了20世紀,作曲家如浦羅哥菲夫拉赫曼尼諾夫等改以低音譜號標記,令到實際音高比記譜低1個大二度,到高音域時才轉回用高音譜號(但同時亦存在相距九度或二度之分)。分譜則仍原用高音譜號。

低音單簧管有超過3個八度的音域,現代改良版可奏接近4個八度。

應用

自19世紀初發明了低音單簧管而來,它的地位變得越來越普遍。十九世紀中後期到二十世紀,相關的曲目更越來越多,甚至出現在室樂和獨奏曲目。現在,它的應用更加推展至爵士樂、電影配樂和單簧管合奏團。

最早於管絃樂中使用低音單簧管的,是梅卡丹堤英語Saverio Mercadante於1834年完成的《安提俄克的艾瑪》(Emma d'Antiochia)當中的第2幕,當中他指定了一樣名為「glicibarifono」的樂器,就是低音單簧管。後來,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於1836年首演的歌劇《胡格諾教徒》(Les Huguenots)第5幕中亦安排了一段低音單簧管的獨奏。

其他較著名運用低音單簧管的管絃樂作品包括有:

  • 白遼士:《葬禮及凱旋大交響曲》、《謝恩讚美頌》、歌劇《特洛伊人》
  • 拉威爾:舞劇《達夫尼與克羅伊》、管絃樂《圓舞曲》、為穆索斯基展覽會圖畫》的配器
  • 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崔斯坦與依索德》、《指環》、《帕西法爾》
  • 李斯特:交響詩《山上能所看見的》、《塔索》、《但丁交響曲》
  • 威爾第:歌劇《阿依達》、《命運的力量》、《唐·卡洛》、《法斯塔夫》
  • 普契尼:除了第一齣歌劇《薇麗(又稱:群魔亂舞)》(La Villi)外,所有歌劇,包括《托斯卡》、《波希米亞人》、《蝴蝶夫人》等都有用上
  • 馬勒:所有交響曲
  • 理察·史特勞斯:除《唐璜》(Don Juan)外的所有交響詩
  • 勛伯格:《古雷之歌》
  • 浦羅哥菲夫:第2-7號交響曲、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 蕭士塔高維契:第4號交響曲、第7號交響曲、第8號交響曲、第10號交響曲、第11號交響曲、第12號交響曲、第13號交響曲
  •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第3號交響曲、《交響舞曲》、《死之島》
  •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彼德羅斯卡》、《火鳥》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