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伊斯蘭合作組織(阿拉伯語:منظمة التعاون الإسلامي‎;英語: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法語:Organisation de la coopération islamique;簡稱伊合組織)原名伊斯蘭會議組織,是一個伊斯蘭世界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該組織由遍及西亞中東)、中亞西非北非印度次大陸東南亞的57個國家組成,覆蓋的人口約為16億。秘書處設在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吉達市;現任秘書長是原沙烏地社會事務大臣Yousef Al-Othaimeen(從2016年開始)。

事实速览 行政總部, 官方語言 ...
伊斯蘭合作組織
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英語
Organisation de la Coopération Islamique法語
منظمة التعاون الإسلامي阿拉伯語
Thumb
旗幟
格言:"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and ensure the progress and well-being of Muslims"
Thumb
  成員國
  觀察國
  暫停會籍
行政總部沙特阿拉伯 沙地阿拉伯吉達
官方語言
類型宗教
成員國57個在籍成員國英語Member states of the 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領導人
• 秘書長
乍得 侯賽因·卜拉欣·塔哈英語Hissein Brahim Taha
成立
• 憲章簽署
1969年9月25日
人口
• 2011年估計
16億
GDP(國際匯率)估計
• 總計
6.15兆
关闭

組織的宗旨是促進各成員國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消除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反對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權利和重返家園的鬥爭;支持穆斯林保障其尊嚴、獨立和民族權利的鬥爭。

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每個成員國是伊斯蘭國家,如蓋亞那蘇利南莫三比克喀麥隆烏干達加彭多哥等國,伊斯蘭反而是少數人的信仰,阿爾巴尼亞則是唯一加入該組織的歐洲大陸的主權國家和聯合國會員國,2002年脫離印尼獨立的東帝汶和2011年脫離蘇丹獨立的南蘇丹也在獨立後脫離該組織的勢力範圍。

Remove ads

歷史

1969年9月22日至25日,第一次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會議的最後一天即25日一致通過──成立伊斯蘭會議組織;1970年3月舉行第一次伊斯蘭國家外長會議,籌組伊斯蘭合作組織常設機構──秘書處,1970年5月27日正式成立。2011年6月28日,該組織從伊斯蘭會議組織(阿拉伯語:منظمة المؤتمر الإسلامي‎;英語:Organis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法語:Organisation de la Conférence Islamique)更名為現名。

組織

伊斯蘭合作組織分為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設秘書處是伊斯蘭合作組織的主要機構。首腦會議每3年舉行一次,是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可以隨時召開特別首腦會議;外長會議每年在成員國間輪流舉行一次。伊斯蘭合作組織還設有伊斯蘭開發銀行耶路撒冷委員會阿富汗問題委員會伊斯蘭和平委員會伊斯蘭法庭伊斯蘭發展基金會伊斯蘭經貿常設委員會等機構。

歷任秘書長

Thumb
第一任秘書長
馬來西亞 東姑阿都拉曼
  1. 馬來西亞 東姑阿都拉曼(1971年-1973年)
  2. 埃及 哈桑·圖哈米英語Hassan Tuhami(1974年-1975年)
  3. 塞內加爾 阿馬杜·卡里姆·蓋伊博士(1975年-1979年))
  4. 突尼西亞 哈比·查蒂(1979年-1984年)
  5. 巴基斯坦 賽義德·謝里夫·皮扎達英語Syed Sharifuddin Pirzada(1985年-1988年)
  6. 尼日爾 哈米德·阿蓋比德英語Hamid Algabid博士(1989年-1996年)
  7. 摩洛哥 阿澤丁·拉臘基英語Azzeddine Laraki博士(1997年-2000年)
  8. 摩洛哥 阿布杜勒·瓦希德·貝爾克齊茲英語Abdelouahed Belkeziz博士(2001年-2004年)
  9. 土耳其 埃克梅萊丁·伊赫薩諾盧博士(2005年-2014年)
  10. 沙特阿拉伯 伊亞德·邁達尼英語Iyad bin Amin Madani(2014年—2016年)
  11. 沙特阿拉伯 尤素福·歐賽敏 (2016年—2020年)
  12. 乍得 侯賽因·易卜拉欣·塔哈英語Hissein Brahim Taha (2020年—至今)

首腦會議

伊斯蘭合作組織中的最大機構,參與者為伊斯蘭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每3年召開一次。

外長會議

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審查首腦會議中進度報告的執行情況,並作出決定,確立伊斯蘭首腦會議的政策。

常設秘書處

伊斯蘭合作組織中的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前面兩個機構的決定,位於沙特阿拉伯吉達

Thumb
組織在孟加拉開辦的伊斯蘭科技大學
Thumb
組織與美國展開的談判

常設委員會

  • 文化和資訊事務委員會
  • 經濟和商業合作委員會
  • 科學和技術合作委員會
  • 伊斯蘭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委員會
  • 財務委員會
  • 財務監管機構

附屬機構

專門機構

輔助機構

參加主體

Thumb
  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
  觀察員國
  被暫停會籍的成員國

成員國

更多信息 國家, 加入年份 ...
國家 加入年份 穆斯林比例[1]
 阿富汗 1969年 > 99.0%
 阿爾巴尼亞 1992年 80.30%
 阿爾及利亞 1969年 97.75%
 亞塞拜然 1991年 96.75%
 巴林 1970年 70.30%
 孟加拉 1974年 89.80%
 貝南 1982年 23.80%
 汶萊 1984年 75.10%
 布吉納法索 1975年 61.60%
 喀麥隆 1975年 18.30%
 查德 1969年 55.30%
 葛摩 1976年 98.30%
 象牙海岸 2001年 37.50%
 吉布地 1978年 96.75%
 埃及 1969年 94.75%
 加彭 1974年 11.20%
 甘比亞 1974年 95.10%
 幾內亞 1969年 84.40%
 幾內亞比索 1974年 50.00%
 蓋亞那 1998年 ~6.4%
 印度尼西亞 1969年 87.20%
 伊朗 1969年 > 99.0%
 伊拉克 1976年 99.00%
 約旦 1969年 97.20%
 哈薩克 1995年 70.40%
 科威特 1969年 74.10%
 吉爾吉斯 1992年 88.00%
 黎巴嫩 1969年 61.30%
 利比亞 1969年 96.60%
 馬來西亞 1969年 63.70%
 馬爾地夫 1976年 98.40%
 馬利 1969年 92.40%
 毛里塔尼亞 1969年 > 99.0%
 摩洛哥 1969年 > 99.0%
 莫桑比克 1994年 18.00%
 尼日爾 1969年 98.40%
 奈及利亞 1986年 50.40%
 阿曼 1970年 85.75%
 巴基斯坦 1969年 96.40%
 巴勒斯坦 1969年 97.60%
 卡達 1970年 67.70%
 沙烏地阿拉伯 1969年 93.00%
 塞內加爾 1969年 96.40%
 獅子山 1972年 78.00%
 索馬利亞 1969年 > 99.0%
 蘇丹 1969年 75.70%
 蘇里南 1996年 13.75%
 塔吉克 1992年 96.70%
 多哥 1997年 14.00%
 突尼西亞 1969年 > 99.0%
 土耳其 1969年 98.00%
 土庫曼 1992年 93.00%
 烏干達 1974年 11.50%
 阿聯酋 1970年 76.75%
 烏茲別克 1995年 96.70%
 葉門 1969年 > 99.0%
关闭

觀察員

暫停或撤回的前觀察員

更多信息 暫停或撤回資格國家, 加入年份 ...
暫停或撤回資格國家 加入年份 備註
 尚吉巴 1993年 1993年8月退出
 敘利亞 1970年 (於2012年8月16日被暫停會籍)
关闭

觀察員國

更多信息 國家名稱, 加入年份 ...
國家名稱 加入年份
 北賽普勒斯 1979年
 波赫 1994年
 中非 1996年
 泰國 1998年
 俄羅斯 2005年
关闭

穆斯林社區/觀察員組織

伊斯蘭機構觀察員

  • 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議會聯盟英語Parliamentary Union of the OIC Member States(Parliamentary Union of the OIC Member States,PUOICM)
  • 伊斯蘭會議對話與合作青年論壇(Islamic Conference Youth Forum for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ICYFDC)

國際組織觀察員

成員國資格申請

  •  白俄羅斯 -2010年申請觀察員地位。[2][3]
  •  巴西 - 2011年申請觀察員地位。[4]
  •  中非 - 2002年申請正式成員資格。[2][5]
  •  中國 - 2012年申請觀察員地位。[6]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2008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2011年申請成為正式成員。[3]
  •  印度 - 印度是穆斯林的占少數的國家,印度在伊斯蘭會議組織成立時曾表現出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興趣。[8] 然而,它遭到巴基斯坦的反對。此後,印度從未正式申請以觀察員身份或成員國身份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 [9] 雖然印度的潛在候選資格得到了伊斯蘭會議組織一些成員的支持,[10] 但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對和抵制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威脅實際上導致印度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受阻。巴基斯坦外交部認為,印度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將違反伊斯蘭會議組織的規則,該規則要求一個有抱負的國家不應與成員國持續發生衝突。[11]
  •  肯亞 -2011年申請正式成員資格。[3]
  •  利比里亞 - 2016年11月申請正式成員資格。[12]
  •  模里西斯 - 2002年申請成為正式成員。[2][5]
  •  尼泊爾 - 2008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  菲律賓 - 2008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菲律賓政府曾試圖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但遭到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的反對。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是伊斯蘭會議組織駐菲律賓的觀察員。MNLF聲稱,菲律賓的成員資格是不必要的。[來源請求]. 2009年,該國申辦得到了印尼、伊朗、馬來西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機構的大力支持。[13][14][15][16] 2019年,MNLF領導人之一尼爾·米蘇阿里被任命為該組織的特使。[17]
  •  塞爾維亞 - 2008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  南非 - 2002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  斯里蘭卡 - 2008年申請觀察員地位。[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