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物理化学家(1917—200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利亞·羅曼諾維奇·普里高津子爵(俄語:Илья́ Рома́нович Приго́жин,羅馬化:Ilya Romanovich Prigozhin;法語:Ilya Romanovich Prigogine;1917年1月25日—2003年5月28日),比利時籍俄羅斯猶太裔化學家、物理學家,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非平衡態統計物理與耗散結構理論奠基人。
伊利亞·普里高津 Илья́ Приго́жин Ilya Prigogine | |
---|---|
出生 | Ilya Romanovich Prigogine 1917年1月25日 俄羅斯帝國莫斯科 |
逝世 | 2003年5月28日 比利時布魯塞爾 | (86歲)
國籍 | 比利時(1949年-2003年) |
母校 |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
知名於 | 耗散機構 布魯塞爾振子 非平衡態熱力學 |
配偶 | Hélène Jofé (1945年結婚;子Yves Prigogine) Maria Prokopowicz (1961年結婚;子Pascal Prigogine) |
親屬 | 亞歷山大·普里高津(兄) |
獎項 | 法朗基獎 (1955年) 拉姆福德獎章 (1976年) 諾貝爾化學獎 (1977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 物理學 |
機構 |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索爾維國際研究所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芝加哥大學 |
博士導師 | 泰奧菲勒·德東德爾 |
博士生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1917年,伊利亞·羅曼諾維奇·普里高津出生於莫斯科的猶太人家庭,幾個月之後十月革命爆發[1][2][3][4][5][6]。 他的父親魯維姆·阿布拉莫維奇·普里高津 (Ruvim (Roman) Abramovich Prigogine) 是一名化學工程師,曾就讀於莫斯科帝國技術學校並擁有一家肥皂廠;他的母親尤利婭·維希曼 (Yulia Vikhman) 是一位鋼琴家,就讀於莫斯科音樂學院。1921年,工廠被新的蘇維埃政權國有化,加上內戰中不安全感上升,全家離開了俄羅斯。在立陶宛短暫停留後,他們前往德國。並定居柏林;8年後,由於經濟形勢不佳和納粹主義的悄然興起,他們搬到了布魯塞爾,普里高津於1949年獲得比利時國籍。他的兄長亞歷山大·普里高津為鳥類學家。
青少年時期,普里高津對音樂、歷史和考古學感興趣。1935年,他畢業於伊克塞勒雅典娜學院,主修希臘語和拉丁語。他的父母鼓勵他成為一名律師,他最初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學習法律。那時他對心理學和行為研究產生了興趣。反過來,閱讀這些主題引發了對化學的興趣,因為化學過程會影響身心;這也引發了人們對物理學更根本的興趣,因為它們解釋了化學。他最終從法學院退學。
普里高津後來同時就讀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化學和物理專業,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功」;1939年,他在兩個學科中獲得了相當於碩士學位的學位,並於1941年在泰奧菲勒·德東德爾的指導下獲得了化學博士學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