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港仔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是舊時學甲十三莊宅港莊頭中的角頭聚落之一,屬於學甲慈濟宮八選區中的東北郊區,行政區曾經規劃為學甲鎮宅港里,然因原聚落地處於急水溪河畔,導致不時有嚴重水患發生,長久以來苦於水患之虞,現已遷村至西南方的新二港仔,目前行政區規畫為學甲區新榮里境內。[1][2]

地理位置

原二港仔是宅仔港的西邊聚落,且隔著急水溪遙遙相望,北面是倒風寮(現為新芳聚落),東南面則是德安寮(即竹橋寮)。遷村後位於原聚落西南方,與三連路(南171線)相鄰,西面隔著三連路與新筏仔頭聚落遙遙相望。[3][1]

莊頭脈絡

二港仔(J i-káng-á)約於康熙末年即有來自福建漳州府安溪縣烏頭鄉來臺墾荒先民,嗣後隨著河川淤填倒風內海逐漸浮覆,早先來到學甲的居民子嗣也逐漸向浮覆地遷移,分別以中洲與學甲為移墾中心分支遷徙發展聚落,後形成兩個影響圈分別為中洲與學甲兩影響圈,而二港仔便是在其中的學甲影響圈系統。[4][5]

原莊頭在德安寮之北的急水溪行水區內,係18世紀初期學甲後社李姓所拓墾之地,後再移入周、黃等姓,以莊北和莊西(在今楊元帥有應公廟附近)兩處簡易小港口和澎湖人貿易,與宅仔港一樣,以此地特產蕃薯籤交 換各種澎湖的鹽漬特產,因而才有「二港仔」之名 。[6] 而另一個說法則是,本地為急水溪自海口向內地行走,這裡是第「二」個港口故稱之為二港仔,至於第一個港口並無明確的說法,惟一般認為應是北門區的蚵寮附近。[7]

日治初期,根據《南部臺灣紳士錄》,學甲已經發展成為本區最大的中心聚落,宅仔港設保為宅仔港一保,民國57年(1968年)隨學甲升格為鎮而調整為宅港里,包括德安寮與二港仔,縣市合併後正式名稱為臺南市學甲區宅港里[5][1] 

遷村

因原聚落位在急水溪河道南岸,長久以來苦於水患之虞,滾滾溪水時常淹沒了莊頭,且此地又因為魚塭區域故不時皆會抽取地下水過多,以致造成地層下陷嚴重區域,故每每颱風豪雨即易釀成嚴重災害,於是便有遷村的聲浪出現。[1]尤其是1989年9月莎拉颱風侵襲當地時,因急水溪的水位突然地暴漲,導致鄰近的2聚落163戶皆全部淹沒,此後才積極有遷莊之議。[2]

雖有遷村的動機與倡議,直至1993年才拍板定案,然新二港仔的遷莊,因各方的意見不遂合分成兩派,所以就分成前後分兩批進行遷移,第一批17戶與筏仔頭32戶同時於1993 年遷莊,於新筏仔頭的171線路北重新聚莊,一般稱之為「新二港仔北莊」,而當初選擇此地有3大原因:其一,此地皆為農地取得容易;其二,莊前171線為學甲慈濟宮香路,不論上白礁或刈香,香陣都會路經這裡;其三,此地有產業道路可直通急水溪內的原莊,有如連結母莊臍帶。北莊17戶多為王、黃兩姓氏,王姓原籍嘉義縣義竹鄉龍蛟潭。第 二批的114戶(實際僅60多戶,現有70來戶)則遲至2002年開始南遷,遷移至學甲市區南邊重建莊頭,也就是一般所稱「新二港仔南莊」,聚居於新社區仁和街和仁利街。[8][9]

目前,原二港仔的遺址皆已淨空無人居住,而新的聚落位置在於今學甲區中正路南端,當地居民都稱其為新二港。早期因為舊聚落時常遭遇淹水的窘境與災難,也因時任臺灣省政府決議遷村的部落的政策,讓部落民眾免受淹水之苦,另外當地民眾也擇定學甲區中正路南端,持續進行開發「二港仔新社區」聚落。[1] 

交通 

南7線為舊二港聚落唯一的主要道路,其支線可通往臺84線。另,急水溪環繞聚落的西、北、東三面,因而早期急水溪為早期聚落主要的水路,惟由於公路的陸續建造,並且聚落業已全數遷移,聚落對於道路而言僅是路經中的一片荒地。[4]

新二港仔主要道路則是南171線,171線自西北向東南向而行。另不遠處則有南174線道路,174線經過二重港「竹圍仔」之後,即進入學甲區境內,由西往東可分成3大地區,即:中洲學甲山寮等3地區,其中學甲地區包括下溪洲仔、後社學甲、三塊厝仔、新二港仔、東寮等。整個區域大抵由174線5公里處綿延至13.5公里處,總長度約為8.5公里。[8]

宗教

玄聖宮為二港仔聚落的主要角頭公廟,主祀為玄天上帝,廟宇今之風貌為2007年所新建,歲時以原莊廟慶日的農曆2月29日為此地廟慶日。而此地除了莊廟聖玄宮 之外,在莊東另有柯姓的震虎宮,主祀虎爺其廟貌為2005年所新建。[10] [8]

產業

居民大多數從事農漁牧經營,早期就有澎湖蚵寮等商人專用竹筏載運醃漬蝦、蚵、魚、珠螺鹹魚、什魚乾等來此交換蕃薯簽干以帶回作為糧食。[2]

史事

遽當地居民所述,在1895年日本即將全面接收臺灣之際,有抗日壯丁團長賴安邦得知日軍將於10月12日要進攻(接收)學甲頂洲,賴安邦便立即率領民兵前往急水溪畔(即舊時宅港的二港仔一帶),與日軍展開一番的激戰,同時並聯絡帶頭的林崑岡,要求其儘快募兵以支援戰事,只是最後終究仍不敵日本帝國的軍力而告失敗,僅只能留下一段義勇抗日的史事。[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