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M·懷特塞茲(英語:George M. Whitesides,1939年8月3日—),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美國化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在有機金屬化學、納米技術、超分子組裝、核磁共振譜學、物理有機化學、軟光刻技術、微流體等諸多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1975年美國化學會純化學獎、1995年亞瑟·科普獎、1998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03年材料科技京都獎、2005年丹·大衛獎以及2007年普利斯特里獎得主。截止2008年3月,懷特塞茲是所有在世化學家中h指數最高的一位。[1]
喬治·懷特塞茲 | |
---|---|
出生 | 1939年8月3日 (85歲) 路易維爾 |
教育程度 | 哲學博士 |
母校 | |
職業 | 化學家、大學教師 |
獎項 | Kyoto Prize in Advanced Technology、加貝獎、Honorary doctor of the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ISNSCE Nanoscience Prize、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普利斯特里獎、韋爾奇化學獎、F. A. Cotton Medal、萊納斯·鮑林獎、美國化學家學會金牌獎章、Paracelsus Prize、Oesper Award、奧斯默金牌獎章、James Flack Norris Award i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Remsen Award |
網站 | http://gmwgroup.harvard.edu/content.php?page=gwhitesides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