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國畫家和雕塑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弗雷德里克·沃茨(George Frederic Watts,1817年2月23日—1904年7月1日)是一位英國畫家、雕塑家,與象徵主義運動有關。他說:「我畫的是思想,而不是東西。」[1] 沃茨一生以寓言作品而聞名,例如他的著名作品《希望》、《愛與生命》、《體能》等。
1817年2月23日,沃茨出生於倫敦的馬里波恩。父親是一位貧窮的鋼琴製造商。他出生的那一天正是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的生日,因此取名喬治。他幼年喪母,接受父親保守的福音主義教育,以及《伊利亞特》等古典著作的教育。前者讓他終生遠離傳統宗教,而後者則對他的藝術產生了持續的影響。他很早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渴望,從10歲開始就師從威廉·貝內斯學習雕塑,開始專心研究埃爾金石雕(後來寫道「我是從他們那裡學到的」)。後來在18歲時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就讀。1837年,他在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辦了首次畫展。[1]並開始了自己的肖像畫生涯,得到親密朋友亞歷山大·君士坦丁·愛奧尼德斯的贊助。
1843年,他以一幅名為「卡拉克塔克斯」的畫吸引了公眾的目光,他以這幅畫參加了威斯敏斯特新國會大廈壁畫的設計比賽。沃茨在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這項比賽旨在推廣適合國家立法機構的愛國主題敘事畫。雖然最後沃茨對威斯敏斯特的裝飾貢獻不多,但從中他構想出了一座布滿壁畫的建築,代表了人類的精神和社會的進步。[2]
不過,威斯敏斯特競賽的獎金,確實資助了沃茨自1843年起對意大利的長期訪問,他與英國大使霍蘭德男爵夫婦成為朋友,住在他們位於費羅尼之家(Casa Feroni)和卡雷吉別墅(Villa Careggi)的家中。在意大利時,沃茨開始創作風景畫,並受到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小堂和喬托的斯克羅威尼小堂的啟發。1847年,沃茨在意大利又參加了一次新的議會大廈競賽,參賽作品是《阿爾弗雷德大帝號召撒克遜人在海上攔截丹麥人,阻止其登陸》,這是一個愛國題材,靈感來自菲迪亞斯。1847年4月,他打算短暫返回倫敦,離開佛羅倫薩。回到英國後,他未能獲得一座建築,來用自己的意大利經驗,完成他的宏偉壁畫計劃,只是在林肯律師學院大廳的東牆上部製作了一幅45英尺乘40英尺的壁畫,題為《司法:立法者的半圓形》(Justice, A Hemicycle of Lawgivers,1859年完成),靈感來自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因此,他的大部分主要作品都是傳統油畫。
在他的工作室里,他遇到了亨利·托比·普林塞普(曾擔任印度委員會專員16年)和他的妻子薩拉(娘家姓帕特爾)。因此,沃茨加入了波希米亞主義者的圈子,包括薩拉的七個姐妹(包括弗吉尼亞,沃茨與之墜入愛河,但她於1850年嫁給了查爾斯·伊斯特諾子爵)和茱莉亞·瑪格麗特·卡梅隆。他之前住在劍橋街48號,後來住在梅費爾,1850年,他幫助普林塞普夫婦租住了小荷蘭宮(Little Holland House),在接下來的21年裡,一直與他們住在一起,他們的沙龍也在這裡。這棟建築是霍蘭德在倫敦的產業,是一件嫁妝,位於肯辛頓,靠近弗雷德里克·雷頓爵士的房子。
沃茨一共只接受過兩個學生,其中一個是亨利的兒子瓦倫丁·卡梅隆·普林塞普;另一個是約翰·羅德達姆·斯賓塞·斯坦霍普—兩人都一直是朋友,但都沒有成為重要的藝術家[3]。在租住小荷蘭宮期間,沃茨的史詩畫由他的朋友、社會改革者塞繆爾·巴尼特在白教堂展出,他最終獲得了國會大廈的委託,於1852-53年完成了他的《紅十字騎士的勝利》(來自《仙后》)。1853年,他一度返回意大利(包括威尼斯,在那裡從提香獲得了更多的靈感),並於1856年至1857年與查爾斯·托馬斯·牛頓一起,途徑君士坦丁堡和希臘島嶼,去哈利卡那索斯發掘。
19世紀60年代,沃茨的作品表現出了羅塞蒂的影響,通常強調感官愉悅和豐富的色彩。這些畫作中有一幅他年輕妻子的肖像,女演員愛蘭·黛麗,比他小30歲,由他們共同的朋友湯姆·泰勒介紹,他們於1864年2月20日結婚,離她17歲生日只有7天。結婚不到一年,她與另一個男人私奔,沃茨被迫與她離婚。
19世紀70年代,沃茨與羅塞蒂和唯美主義的聯繫發生了變化,他的作品越來越多地將古典主義傳統與刻意激盪和混亂的表面結合起來,以暗示生命和進化的活力,以及生命的暫時性和短暫性。這些作品構成了「生命之家」(the House of Life)修訂版的一部分,受到宗教比較創始人馬克斯·繆勒的思想影響。沃茨希望在精神觀念與現代科學,尤其是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的大融合中,追蹤不斷演變的「[世界]競爭神話」。
隨着霍蘭德小屋的租約即將結束,該建築即將被拆除,19世紀70年代初,他委託C.R.科克雷爾在附近建造了一座新的倫敦住宅:新小荷蘭宮(New Little Holland House),背靠雷頓勳爵的莊園,又在弗雷什沃特 (懷特島)買了一座房子——他的朋友茱莉亞·瑪格麗特·卡梅隆和丁尼生已經在島上有了房子。為了維持與普林塞普家族的友誼,在孩子們離家居住以後,他在弗雷什沃特附近為他們建造了Briary,並收養了他們的親戚布蘭奇·克洛斯托恩。1877年,他與愛蘭·黛麗離婚的暫准判令終於獲批最終判令。他的朋友庫特·林賽開設了格羅夫納畫廊(Grosvenor Gallery)。這裡是他未來十年的理想場所。
1886年,69歲的沃茨與36歲的蘇格蘭設計師和陶工瑪麗·弗雷澤·泰勒再婚。1891年,他在薩里郡吉爾福德以南的康普頓附近購買了土地。這對夫婦將這座房子命名為「林納斯萊斯」(Limnerslease),結合「limner」(畫家)與「leasen」(租賃),並在附近建造了沃茨美術館(Watts Gallery),這是一座專為他的作品而建的博物館,這是英國第一座(現在也是唯一一座)專為一位藝術家而建的美術館,於1904年4月在他去世前不久開業,並在2006年至2011年間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沃茨的妻子瑪麗早些時候設計了附近的沃茨墓地禮拜堂(Watts Mortuary Chapel),由沃茨出資;就在他去世前三個月,他還為祭壇畫了一個版本的《無所不在》(The All-Pervading)[4]。 林納斯萊斯和教堂現在都由沃茨美術館維護,房子也歸沃茨美術館所有。2016年,沃茨在房子裡的工作室重新開放,並儘可能利用沃茨生前的照片進行了修復,作為沃茨美術館的一部分,主要住宅部分可以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5]
他的許多畫作歸泰特不列顛所有——1897年,他將18幅代表畫作捐贈給泰特美術館,1900年又捐贈了三幅。其中一些近年來被借給了沃茨美術館,並在那裡展出。
他曾兩次拒絕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的男爵爵位。1867年,他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1902年成為新設立的功績勳章(OM)的創始成員之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代表所有英國藝術家。勳章在1902年6月26日公布的1902年加冕榮譽名單中宣布。 [6] 1902年8月8日,在白金漢宮,他從國王愛德華七世手中接受了勳章。[7][8]
在沃茨後期的畫作中,他的創作抱負轉向了神秘畫,如《系統的播種者》(The Sower of the Systems),沃茨似乎在其中預見到了抽象藝術。這幅畫把上帝描繪成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形狀,充滿活力的恆星和星雲圖案。沃茨的其他一些晚期作品似乎也預示着畢加索的藍色時期的繪畫。他也被譽為肖像畫家。他的肖像畫是當時最重要的男女人物,旨在形成「名人堂」。其中許多現在收藏在倫敦國家肖像館: 1895年捐贈了17件,隨後又增加了30多件。在他的畫像中,沃茨試圖在自律的穩定性和行動的力量之間,創造一種張力。他還強調了模特臉上的緊張和疲憊的跡象。模特包括查爾斯·迪爾克、托馬斯·卡萊爾、詹姆斯·馬丁諾和威廉·莫里斯。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