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评社 港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評論通訊社[1],簡稱中評社[2]或中國評論[3],香港建制派媒體,標榜大中華地區第一家數字化網路通訊社[不中立],於2005年6月3日通過《中國評論新聞網》正式對外發稿[查證請求][4][5]。2007年11月,成立台灣中評社[6]。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1年11月1日) |
中國評論現為一家綜合性網絡型新聞出版集團,旗下有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國評論月刊、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等機構[7],下轄中評智庫基金會[8]。中國評論總部設於香港、北京、廣州,並設有溫哥華分社[7]。中評社還在南台灣設有辦事處並雇用台灣人記者[9]。中評社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別註冊成立,共用中國評論通訊社及中國評論新聞網的名義與平台。[10]
1998年1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定名的《中國評論》月刊在香港創刊[7],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准在內地公開銷售,2001年在台灣被行政院新聞局批准公開銷售,此月刊成為首個在海峽兩岸公開發行的時政雜誌。2005年5月在香港註冊成立中國評論通訊社,同年6月3日開設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2月8日,中國評論通訊社與台灣中國時報在北京聯合舉辦「海峽兩岸旅遊可持續發展座談會」。2008年8月,中評社記者隨行採訪馬英九作為總統的首次出訪活動,為首家隨行兩岸領導人出訪的新聞媒體。[9]
《中國評論》月刊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時在兩岸及港澳地區公開銷售的中文時事政治雜誌。1998年1月在香港正式創刊,由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發行。[11]
《中國評論》月刊的辦刊宗旨是為融匯東西文化,創造新的時代,建設二十一世紀之新中國廣泛集納、傳播海內外中國人的優秀思想。以「擺事實、講道理、明是非、求共識」為原則,言論文章不論黨派、不拘立場、不分地域,只要有利於中國的統一富強、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合作、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發展,只要是善意的建議,就是本刊傳播的重點。《中國評論》月刊願成為全球關心中國發展的思想論壇。[11]
自由時報、Newtalk新聞將其稱為香港「建制派」媒體,立場親中。[17][18]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在臉書發文,稱中評社代表中國政府的立場。[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