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近年來,中國的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問題。農民工仍然是一個具有鮮明身份與職業特徵的過渡性階層,落腳縣城是普遍的選擇。在縣域社會的場域中,農民工的流動導致了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效應。[1]
人口因素,如年齡和性別,也對中國失業率產生影響。隨着勞動力參與率下降,失業率上升,工作強度增加,性別薪酬差距擴大,加劇了失業問題的複雜性。[2]
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兩種統計方法計算失業。第一種是行政登記失業率,另一種是勞動力抽樣調查失業率,這兩種失業率都是政府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中國失業率調查覆蓋了城鎮和鄉村,調查對象包括城鄉所有人口,無論是城鎮戶籍人口還是農業戶籍人口都是失業率調查的對象,即使農業戶籍人口現居住在城鎮,如被抽中就是失業率調查的對象,同樣城鎮戶籍人口現居住在農村,如被抽中,也是失業率調查的對象。中國的失業率調查在全國城鄉隨機抽取住宅(包括農民工可能聚集的宿舍、簡易房和工棚等),調查員將對住宅內所有人進行調查,當然失業率調查包括農民工,只不過在城鎮常住的農民工會被統計到城鎮調查失業率中,在鄉村常住的農民工會被統計到鄉村調查失業率中。[3]
中國的勞動力調查採用了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就業和失業的統計標準,就調查中的「失業人口」而言,失業人口是指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個體,其在過去三個月內未有工作,但積極尋找就業機會;同時,若有適合的工作機會,這些個體也能夠在兩周內投入工作;每周工作時間最低要求1小時。[4]
登記失業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統計的是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並求職的失業人員數量。由於各國公共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險發展水平不一,登記失業率在國與國之間不能比較。而抽樣調查失業率基本依據的是國際化的失業定義,可以進行國際比較。[5]
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失業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使用的統計方法也不同。中國公布的城鎮失業率,是登記失業率,它是勞動保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對失業人員登記統計匯總的結果。[6]
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政府制定就業政策的主要參考依據。由於中國就業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到勞動保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登記求職的失業人員數量不夠全面,再加上就業和失業登記辦法還不健全和規範,因此,存在着實際失業率高於登記失業率的現象。世界上每個國家的失業率都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農村和城市勞動力密切相關。政府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中國的失業率非常低,而且穩定得令人懷疑。[7]
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由國有企業高度監管和主導,1988年至1995年間的平均失業率為3.7%,但在1995年至2002年間多次裁員後,失業率急劇上升,2002年至2009年間的平均失業率達到9.5%。這些變化對來自農村地區的非技術工人,特別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婦女和年輕工人的影響最大。最後,提供了所有城市居民,包括無戶口移民的失業率和勞動力參與率的估計數。[8]
從2023年12月的失業率數據開始,中國國家統計局採取了新的統計方法。在這一方法中,16至24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將不再將在校學生納入統計範圍,以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的就業情況。同時,針對25至5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統計局將其細分為兩個子群:25至2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和30至5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並分別進行發布。這一變化旨在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就業狀況,為政策制定和資源分配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數據支持。[9]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的預期目標。2018年3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城鎮調查失業率列入預期目標,就是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鄉就業狀況,也可以說這是自加壓力。[10]
2020年的就業數據顯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但相較上一年增長了166萬人,說明就業增速有所放緩。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農民工總量為28560萬人,比上年下降了1.8%,其中外出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工分別下降了2.7%和0.4%。[11]而到了2021年,全國就業人員總量增加到了746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占比為62.7%,比上年末上升了1.1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了83萬人,就業市場有所改善。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去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農民工總量增長到了29251萬人,比去年增加了691萬人,比上年增長了2.4%,其中外出農民工增長了1.3%,本地農民工增長了4.1%。[12]
月份 | 全國失業率 | 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 | 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 | 來源 |
---|---|---|---|---|---|---|---|---|
12月 | 5.1% | 5.1% | 4.9% | 4.4% | 14.3% | 47.8小時 | 4432元 | [13] |
這些數據都表明,2021年就業形勢相比2020年有所改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略有下降,農民工總量也有所增加,特別是本地農民工的增長較為顯著,顯示了就業市場的一定穩定和活力。[14]
2022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335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59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62.6%。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任務,比上年少增63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6%。全國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外出農民工17190萬人,增長0.1%;本地農民工12372萬人,增長2.4%。[15]
2022年3月份由於部分地區疫情加重,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受到影響,建築、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居民服務、文化旅遊等行業受影響較大,用工需求減弱,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主要就業群體25—59歲成年人失業率為5.2%,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從重點群體看,2月份農民工節後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外來農業戶籍人口(主要是進城農民工)失業率比1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達到5.6%;3月份,疫情影響下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繼續升高至5.9%,連續兩個月高於城鎮失業率總體水平。[16]
月份 | 城鎮調查失業率 | 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 | 來源 |
---|---|---|---|---|---|---|---|
1月 | 5.3% | 未發布 | 未發布 | 5.0% | 15.3% | 未發布 | [17] |
2月 | 5.5% | 5.5% | 5.6% | 4.8% | 15.3% | 46.7小時 | [17] |
3月 | 5.8% | 5.6% | 6.3% | 5.2% | 16.0% | 47.3小時 | [18] |
4月 | 6.1% | 5.7% | 6.9% | 5.3% | 18.2% | 46.2小時 | [19] |
5 月 | 5.9% | 5.5% | 6.6% | 5.1% | 18.4% | 47.2小時 | [20] |
6月 | 5.5% | 5.3% | 5.8% | 4.5% | 19.3% | 47.7小時 | [21] |
7月 | 5.4% | 5.3% | 5.5% | 4.3% | 19.9% | 48.0小時 | [22] |
8月 | 5.3% | 5.3% | 5.3% | 4.3% | 18.7% | 48.0小時 | [23] |
9月 | 5.5%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24] |
10月 | 5.5% | 5.4% | 5.7% | 4.7% | 17.9% | 47.9小時 | [24] |
11月 | 5.7% | 5.5% | 6.2% | 6.0% | 17.1% | 47.7小時 | [25] |
12月 | 5.5% | 5.4% | 5.7% | 4.8% | 16.7% | 47.9小時 | [26] |
2023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404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7032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63.5%。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比上年多增38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全國農民工總量29753萬人,比上年增長0.6%。其中,外出農民工17658萬人,增長2.7%;本地農民工12095萬人,下降2.2%。[27]
2023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低於5.5%左右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總體平穩回落;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比上年多增38萬人。[28]
月份 | 城鎮調查失業率 | 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 | 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 | 來源 |
---|---|---|---|---|---|---|---|---|---|
1月 | 5.6%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29] |
2月 | 5.6% | 5.4% | 5.9% | 6.0% | 5.7% | 4.8% | 18.1% | 未發布 | [29] |
3月 | 5.3% | 5.1% | 5.6% | 5.3% | 5.5% | 4.3% | 19.6% | 未發布 | [30] |
4月 | 5.2% | 5.1% | 5.4% | 5.1% | 5.1% | 4.2% | 20.4% | 未發布 | [31] |
5月 | 5.2% | 5.1% | 5.4% | 4.9% | 5.5% | 4.1% | 20.8% | 未發布 | [32] |
6月 | 5.2% | 5.1% | 5.3% | 4.9% | 5.5% | 4.1% | 21.3% | 未發布 | [33] |
7月 | 5.3% | 5.3% | 5.2% | 4.8% | 5.4% | 暫停發布[34] | 暫停發布[34] | 未發布 | [35] |
8月 | 5.2% | 5.3% | 4.8% | 4.4% | 5.3%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36] |
9月 | 5.0%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37] |
10月 | 5.0% | 5.0% | 4.9% | 4.6% | 5.0%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37] |
11月 | 5.0% | 5.1% | 4.7% | 4.4% | 5.0% | 未發布 | 未發布 | 未發布 | [38] |
12月 | 5.1% | 5.2% | 4.7% | 4.3% | 5.0% | 未發布 | 14.9%(已變為不含在校生在內的數據) | 3.9% | [39] |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全國的失業人口分布情況在年齡、性別和未工作時間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這些數據是對失業問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結果,為了更好地理解失業人口的情況。[40]
從2023年12月的失業率數據開始,中國國家統計局採取了新的統計方法。在這一方法中,16至24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將不再將在校學生納入統計範圍,以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的就業情況。同時,針對25至5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統計局將其細分為兩個子群:25至2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和30至5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並分別進行發布。[9]2024年是國家統計局採用新統計口徑發布失業率的第一年。
據新華社報道,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41]
月份 |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 | 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 | 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 | 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歲勞動力失業率 | 來源 |
---|---|---|---|---|---|
1月 | 5.2% | 14.6% | 6.2% | 4.1% | [34][42][43] |
2月 | 5.3% | 15.3% | 6.4% | 4.2% | [34][42][43] |
3月 | 5.2% | 15.3% | 7.2% | 4.1% | [44] |
4月 | 5.0% | 14.7% | 7.1% | 4.0% | [45] |
5月 | 5.0% | 14.2% | 6.6% | 4.0% | [46] |
6月 | 5.0% | 13.2% | 6.4% | 4.0% | [47] |
7月 | 5.2% | 17.1% | 6.5% | 3.9% | [48] |
8月 | 5.3% | 18.8% | 6.9% | 3.9% | [49] |
9月 | 5.1% | 17.6% | 6.7% | 3.9% | [50] |
10月 | 5.0% | 17.1% | 6.8% | 3.8% | [51] |
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值得注意,因為青年工人在中國勞動力中占很大比例。在2004年至2009年期間,[52]低技能的年輕工人很容易找到工作;然而,由於經濟停滯,如今的年輕工人在尋找或維持工作方面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年輕工人可以獲得的工作往往不穩定,工資低,缺乏失業福利和保險等社會保障福利。此外特倫斯·特斯和馬克·埃斯波西托(2014)認為這些年輕人中的一些人是啃老族。特斯和埃斯波西托建議,一些父母鼓勵孩子繼續失業,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接受父母已經擁有的低質量工作。[53]
2023年,隨着反內卷趨勢在中國愈演愈烈,Z世代年輕人開始選擇薪酬較低的職業作為有效、壓力較小的職業道路,儘管這些職業一度被認為是低質量的。青年失業也可歸因於結構性失業,當工作所需的技能與工人所擁有的技能不匹配時,就會發生結構性失業。根據趙和黃(2010)的研究,1999年畢業後,2003年有75萬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2005年增加到120萬,2009年增加到近200萬(約占當年610萬畢業生總數的32%)。由於70%的就業率的最低標準以及教育部可能的欺詐性報告,實際數字可能高於官方數據。大學畢業生的求職成功往往取決於大學的聲譽。例如,從中國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54]
自2018年以來,中國青年失業率大幅上升,在2022年5月達到20.8%的峰值。[55][56]自2022年初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中斷和房地產衰退加劇了勞動力市場已經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青年失業率一直在上升。[57]2023年8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宣布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2023年7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宣布,青年失業率為21.3%。[58]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有助於更精確地監測青年人群中真正需要工作的情況,[59]
另一方面,增加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有助於更全面地了解青年從學校畢業到穩定工作過程中的就業失業情況。[59]隨着青年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多數青年在24歲時剛剛畢業,處於擇業期,一些人可能未就業或就業情況不穩定。至29歲時,絕大多數青年已度過擇業期,就業情況趨於穩定。社會各界關心青年畢業後的就業情況,因此,發布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能夠更全面地反映這一階段青年的就業失業情況。
這些調整旨在提供客觀、全面的就業數據,以便政府和相關部門能夠更好地了解青年就業狀況,採取有效措施支持他們順利融入社會和就業市場。[60]
許多消息來源[61][62]認為,這一決定相當於故意掩蓋與青年失業數據點有關的信息,是中國整體經濟狀況的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紐約時報》在2023年8月報道稱,「隨着經濟增長停滯和全球擔憂加劇,北京停止發布青年失業數據,這是其最新的嘗試,目的是淡化負面趨勢…」[63]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023年8月宣布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之後,於2024年1月17日,再次開始發布青年失業率。不過,通過採用不同的統計標準,使得這個數字大幅下降。[64]
根據2022年一季度的數據,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但整體呈現基本穩定的趨勢。其中,主要就業群體25—59歲成年人的失業率以及本地戶籍人口的失業率均持平於去年同期水平,表明就業市場整體趨勢相對穩定。[65]
然而,3月份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就業壓力有所加大,導致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至5.8%。特別是建築、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居民服務、文化旅遊等行業受到較大影響,用工需求減弱。此外,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連續兩個月高於城鎮失業率總體水平,進一步凸顯了受疫情影響的勞動力市場壓力。[66]
儘管面臨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但整體來看,保持就業穩定仍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經濟持續恢復,各項就業優先政策提質加力,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市場主體、保障就業。同時,各地也積累了應對疫情的經驗,政策措施更加成熟有效。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穩就業政策的不斷落實,預計就業形勢有望逐步改善。[67]
全球金融危機是近年來最為嚴重的經濟事件之一,對就業市場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後,許多移民工人返回家園。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發達國家的消費者需求減少,而中國商品的出口訂單下降。在金融危機期間,價格大幅下跌,企業和消費者無法償還債務,金融機構缺乏流動性。外來務工人員已經在社會和法律上被邊緣化,脫離了其不穩定的就業性質,他們的貧困加劇。2009年初,失業移民人數超過2000萬,約占失業總人口的40%。[68]在2008年8月之後的幾個月里,中國的出口訂單急劇下降,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內的大多數企業都關閉了。這導致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很差,進一步降低了勞動力參與率。然而,政府為失業人員提供了援助,並負責穩定城市戶籍居民的失業狀況,以增加就業機會。[69]
許多在中國的企業陷入了資金緊缺和生產停滯的困境,這迫使它們採取了裁員或暫停招聘等緊急措施。這種情況導致了就業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許多人面臨着失業的風險。與此同時,一些關鍵行業,如房地產和金融服務業,受到了嚴重衝擊,大量工作崗位不復存在,這使得失業者不得不面對重新定位就業方向的嚴峻挑戰。經濟衰退使得許多企業陷入了困境,工資普遍下降,這進一步降低了人們的收入水平,加劇了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存在。許多家庭面臨着生計壓力,社會福利體系也面臨了更大的壓力。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和相關組織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財政刺激計劃、貨幣政策調整以及就業保障等政策,以減緩危機對就業市場的衝擊。[70]
2023年7月24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經濟學家高善文發表了一篇關於失業率的演講:簡單地討論失業率在現在的條件下是非常不完整的,很多人只講青年失業率高,卻不講25-59歲人口的失業率創了歷史新低,這完全基於總需求不足,是不容易解釋的。[71]
2023年8月15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自8月份起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主要原因是「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畢業前尋找工作的學生是否應納入勞動力調查統計,社會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需要進一步研究」、「在勞動力調查統計中,對於青年人年齡範圍的界定,也需要進一步研究」。[34]
據BBC News中文報道,中國大陸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自2023年4月開始就超過2022年7月的19.9%,屢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72]。最後一次公布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達到21.3%,與「阿拉伯之春」前夕整個中東地區的青年失業率接近[73]。
北京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張丹丹在財新網上發表的文章《可能被低估的青年失業率》計算,在2023年3月,中國青年失業率最大值達到了46.5%,遠高於官方公布的19.7%。[74][75]
有學者認為,中國把"就業"的標準定得太低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官方網頁,每周工作時間1小時即算為就業。[4] 相形之下,美國為15個小時,法國為20個小時。[76]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水平很高,但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導致城市失業率上升,導致許多城市發生內亂。自1986年以來,特別是自1997年以來,中央政府的失業政策重點是通過失業保險、再就業服務中心和培訓、就業援助等就業服務,幫助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下崗工人」。這些努力旨在通過刺激經濟增長來控制國有企業的裁員和創造就業機會。[7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