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文物保護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物保護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上海市黃浦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21年 |
編號 | 11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4日 |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興業路76、78號,是並排兩幢的兩層石庫門里弄房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76號樓下客堂間舉行。中共一大會址在1952年後成為紀念館,1961年3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共一大會址位於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108號,始建於1920年,屬貝勒路樹德里(今黃陂南路374弄)[註 1]的一部分。當時為新建民居,地段偏僻,馬路對面為荒涼的田地[2]。建成後不久就被李漢俊及其兄李書城租用為寓所[3]。在此期間,李家兄弟將兩樓內牆打通,樓梯合一,組成一家[4]。1921年6月,陳獨秀、李大釗、李達、李漢俊等人發起成立「新時代叢書社」,編輯出版《新時代叢書》,這裡成為該社通訊處[3]。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這次會議共有15人參加,其中包括13名中國代表[註 2]和2名共產國際代表[註 3]。中共一大的第一、二天舉辦地點在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博文女校[註 4],此後改在望志路106號舉行[5]。7月30日晚繼續開會時,被法租界警探發現,會議立即停止。
8月初[註 5],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7]。這次會議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並且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方針[8]。1922年,李漢俊、李書城兄弟退租該房並搬到其他地方居住。該會址此後被其他居民租用並於1924年改建。106號天井改成廂房,僅保留108號大門[2]。樓下開設商店[3]。1943年後,望志路100號、102號、104號、106號、108號,改為興業路70、72、74、76、78號[9]。1949年前後,此地被改為了恆福昌麵坊[4]。
因城市變遷,至中共接管上海時,已無法確定中共一大會址。1950年,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遵循中共中央與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組織人員對中共一大會址的具體地點進行查勘。周佛海的妻子楊淑慧辨認出在興業路上的會議舊址[2]。後又延請李達踏勘[3]。1951年6月,上海方面確認「興業路七十六號系當時的會址,此處當時是望志路一零六號,後門由貝勒路(黃陂南路)樹德里出入」。同時,具體會場根據李達的意見,復原於興業路78號(望志路108號)客堂樓上。1954年,包惠僧、薛文淑(李書城妻子)參觀一大會址。薛文淑指出76號樓上是李漢俊書房兼臥室,樓下是客廳。78號樓上是自己的書房,樓下是傭人居室。即中共一大具體會址應在興業路76號樓下,並非李達所指興業路78號樓上[2]。
1956年2月,經董必武踏勘後,中共一大會址的具體位置確定為興業路76號的樓下。次年,有關室內布置移至樓下按舊貌復原[2]。1959年5月26日,該會址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3]。1961年3月4日,該會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1961年6月29日,中共一大會址正式向社會開放[11]。1997年6月,該會址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2]。
中共一大會址在興業路76、78號(原望志路106、108號),是並排二幢一樓一底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沿街的老式石庫門住宅建築,為磚木結構[13],青紅磚相間的清水外牆,上面鑲嵌白色粉線[14],黑漆大門上配銅環,門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飾,門框圍以米黃色石條[4]。
進入大門為天井,經過6扇玻璃長窗門進入會議室(原系李漢俊寓所的客廳),室內正中間為長方西式餐桌,圍放圓凳12隻,桌上有茶具、粉紅色荷葉邊玻璃花瓶和1對紫銅煙缸;東西牆各有茶几1張、椅子2把;北牆板壁前置有2斗桌一隻[15],全部按照開會時的樣式仿製[3]。
1951年,中共上海市委決定在中共一大會址建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1952年9月,會址在得到修復後,紀念館正式成立並對外開放,主要接待外國領導人[16],稱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一館[2]。1952年12月,為了更好地保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又徵用了東側的興業路70號至74號的房屋,並統一按原狀進行修繕,使興業路70號至78號的房屋連成一排[14],並在70號和74號樓上修建了陳列室[9]。1954年5月紀念館開放一度暫停[17]。該會址分別於1958年、1971年、1981年、1986年、1990至1991年進行大修[18],其中1958年時該會址重新按當年建築原狀修復,改建時增添的廂房被拆除[3]。1961年,該紀念館正式向社會開放,並且曾組織過一些重大紀念日的紀念參觀活動[19]。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陳列與管理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1967~1971年僅在重大節日開放一天或數天,其他時間全部閉館搞「政治活動」[17]。1984年,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館名。1996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決定實施會址紀念館的擴建工程,在原址外新蓋了一處輔助陳列室[13]。該工程於1997年動工,1999年竣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專門為擴建工程竣工開放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擴建工程位於中共一大會址西側,具體地址是興業路82至88號[4]。新建築的外貌與中共一大會址建築相仿,保留1920年代上海典型的石庫門民居風格,新建築占地面積715平方米、建築面積2316平方米。地上一層為觀眾服務設施,設有門廳、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貴賓廳。紀念館的藏品主要是鴉片戰爭以來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獻、實物、報刊、書籍和照片[20],同時還有一組以參與中共一大的代表們為主要形象的人物塑像,其中毛澤東的塑像居中站立,其餘人的塑像在毛澤東身旁圍坐,後來叛黨的幾位代表的塑像背對着遊客[21]。
截至2007年底,館內共有藏品10萬餘件,珍貴文物2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18套[註 6][20],展出文物和照片共計148件,其中原件117件[註 7][14]。2001年,紀念館通過了ISO 9002質量體系審核,獲中國文博場館和歷史遺蹟的第一份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2]。2008年3月10日,紀念館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24]2008~2011年,該紀念館再次進行修繕[25]。2014年10月17日,紀念館舉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掛牌儀式[26]。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和其他五位新當選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訪中共一大會址,七位常委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27]。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訪中共一大會址後,該紀念館的參觀瞻仰人數呈爆發式增長,全年參觀人數達83.5萬人次[28]。在2018年8月時,該年度接待量更是突破100萬人次,為中共一大會址建館以來的首次,2018年全年參觀人數接近147萬人次[28]。此前,中共一大會址的全年接待量僅為50萬人次[29]。
2019年8月31日,新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在黃浦區黃陂南路、興業路路口以東開工建設[30]。至2021年2月16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繕進入內部裝修階段[31]。
2021年5月1日,中共一大紀念館一大廣場開始對外開放[32]。同年6月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正式開放,基本陳列共展出612件文物展品[33]。2021年6月9日,中共一大紀念館作為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的一部分,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34]。
2023年5月18日,中共一大紀念館首次推出夜場活動。[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