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堂子胡同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單北大街,與南側的外交部街和北側的紅星胡同(原名無量大人胡同)平行。胡同南側有協和胡同通往外交部街。東堂子胡同全長726米,寬8米,瀝青路面。[1]
東堂子胡同明朝屬黃華坊,稱為「堂子胡同」。「堂子」是明朝時的江南方言,意為「妓院」,故得名。清朝屬鑲白旗,稱「東堂子胡同」。《天咫偶聞》記載:「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東堂子胡同,故大學士賽尚阿第也。」中華民國成立後,沿稱「東堂子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瑞金路十二條」,後來恢復原名「東堂子胡同」。[1]
1998年,北京市將東堂子胡同、紅星胡同一帶列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000年左右,這一帶的「危改帶市政」工程開工。2004年起,陳麗華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投資的金寶街工程動工,開發範圍南起東堂子胡同,北到乾麵胡同。東堂子胡同以北的紅星胡同大片平房被拆遷,風貌遭到較大破壞,但東堂子胡同倖存下來。[2]
東堂子胡同內曾居住過不少名人,還有其他歷史遺蹟。現在有一些單位、學校,其他為民居。
名稱 | 編號 | 分類 | 時代 | 區劃 | 地點 | 公布 | 圖片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築遺存 | 7-6 | 古建築 | 清 | 東城區 | 東堂子胡同49號 | 2003年12月11日 | |
蔡元培舊居 | 8-23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民國 | 東城區 | 東堂子胡同75號 | 2011年6月13日 | |
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 |||||||
東堂子胡同4、6號近代建築 | 3-16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民國 | 東城區 | 東堂子胡同4、6號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