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山岳國立公園中部山岳國立公園(日语:中部山岳国立公園),為日本的國立公園,範圍涵蓋長野縣、岐阜縣、富山縣、新潟縣,成立於1934年12月24日。 1934年12月4日與大雪山國立公園、阿寒國立公園、日光國立公園、阿蘇國立公園(現阿蘇九重國立公園)一同成立。公園包含了上高地、乘鞍高原(日语:乗鞍高原)等高原與穗高岳及立山等3
赤石山脈立自然公園(日语:南アルプス巨摩県立自然公園)指定範圍,大井川、安倍川流域的部分河流沿岸與山脊是指定為奧大井縣立自然公園(日语:奥大井県立自然公園)。而鋸岳西側幕岩往下的戶台川則劃入三峰川水系縣立公園(日语:三峰川水系県立公園)。 赤石山脈有日本第二高峰北岳、山脈名稱由來的赤石岳等九座3
三陸復興國立公園公園。2011年(平成23年)受到東日本大地震的海嘯大幅破壞後,為了震災復興與災害傳承,2013年(平成25年)5月24日合併青森縣的種差海岸階上岳縣立公園及八戶市鮫町兩地區並改為現名。 2015年(平成27年)3月31日合併南三陸金華山國定公園,之後將繼續研擬合併宮城縣內的其他縣立公園。公園名稱未來將視復興狀況更動。
秩父市5萬人,是埼玉縣内面積最大的市町村。秩父市是秩父地方唯一的城市,市中心位於秩父山地環繞的秩父盆地中央。市域大部分已被劃入秩父多摩甲斐國立公園與武甲、西秩父等埼玉縣立自然公園的範圍內。由西南向東北流的荒川在市內形成河岸段丘,東南部的武甲山則盛產石灰石。 本地氣候屬內陸型氣候。夏季炎熱,但與關東地方其他主要
濑户内海国立公园濑户内海国立公园(日语:瀬戸内海国立公園/せとないかいこくりつこうえん)是以日本瀨戶內海為中心的國立公園。 1934年3月16日與雲仙國立公園(現雲仙天草國立公園)、霧島國立公園(現霧島錦江灣國立公園)一同成立,是日本最早的國立公園之一。當時指定區域僅含小豆島寒霞溪、香川縣屋島、岡山縣鷲羽山(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