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塊厝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舊有傳統聚落名稱,位於學甲十三庄的中社庄境內,同時也是學甲47角頭聚落之一,早期的行政編制為煥昌里,因行政區的調整現與一秀里合併為學秀昌里[1][2] 

Thumb
七塊厝(煥昌)空照-1
Thumb
七塊厝(煥昌)空照-3
Thumb
七塊厝(煥昌)空照-2

地理位置

七塊厝位處於學甲市區(街)北邊,約是天仁工商東面一帶,早期時是平原的農業區,目前因工商業的發達,幾乎都是現代化的屋樓。[3]而據說開基祖先李煥昌較喜以捕魚為生,應與往昔此地近海的生態環境有關,也因此學甲北區居民捕魚風氣較為興盛。此外,古時學甲不少臨倒風內海之地,由於地形地勢之故常會有一些傳說,相傳七塊厝此地又叫鯉魚穴(鯉魚潛水),且以前本地為學甲最低之處,全學甲的地表水都匯集到此向北流出,故而七塊厝的鯉魚穴的魚頭向南而水流向北。[4][5]

建莊脈絡

一般認為七塊厝(Tshit-tè-tsh;煥昌)是由來自中國福建泉州南安縣18都深潭裡(今為南安縣海山鎮)人士李煥昌,約於三百餘年前來臺所開墾。[4][6]李氏三兄弟在明末清初 (名永曆15年、清順治18年 : 1661年) 3人攜3尊關帝神像入臺,出來時原居同一地,然其後3兄弟分移三地,長兄奉大關帝移居嘉義篩斗坑,三弟奉三關帝開墾於將軍區後港仔一帶,本名「李二」的李煥昌(「煥昌為字」)則在學甲落腳定居,在地的「煥昌祠」是較為顯著的佐證。[5]

落腳學甲開墾之後,李煥昌育有2子長子為李綿,原寓意子孫綿長之意然其卻無後,而次子李進(寓意為綿延進展之意)竟生有7子(另有一說為6子1女,女兒乃招贅鄭氏為夫),大房李尊星、2房李選、3房李嚴、4房李樸直、5房李忠、6房李府和尾房李傑等7房子嗣。[4]

基於李煥昌的兒輩中僅有次子所生7個後代子嗣,且嗣後又分別居住於七地,接著也都紛紛立門戶且各自有屋厝,故而當地人將此稱之為「七塊厝」,也就是說「七塊厝」是以李氏後代孫輩數為名,其後代又有一些分移筏仔頭及紅蝦港。筏仔頭是於道光22年(1842年),由三、五房分出;紅蝦港則是由七房分出,光復後有分移至臺東[7]到了日治時期又將七塊厝劃分為學甲第四保,終戰後為紀念開基祖先復再次更名為「煥昌村」,民國57年(1968年)學甲升格為鎮後又後再度易名為「煥昌里」,此舉乃為飲水思源的深意。民國95年(2006年)2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將一秀里與煥昌里合併為秀昌里。[8] 

宗教

七塊厝(煥昌)聚落有兩間角頭廟分別是文衡殿以及鎮壽殿,文衡殿主祀為關聖帝君,而鎮壽殿主祀為五穀仙帝(即神農大帝)。[9][4] 其中主祀二關帝的文衡殿,此神係李煥昌由福建所奉迎來臺,創建於清光緒元年,一開始名為煥昌祠,嗣後民國50年(1961年)由村長倡議重建,以「公厝」建築格局築造,隔年竣工啟用,並更名為「文衡殿」。[8]

交通

學甲七塊厝有3條重要聯外道路分別是臺19臺84以及市174線。

臺84線下交流道,往南走臺19線,要進入學甲莊街之前,會先經過煥昌,[10]而臺19線公路在114.5KM 處成了中正路,在丁字路口接中華路三段;在115KM+200M 處有一個三岔路口,交會華宗路、三民路、中正路,往三民路即進入本聚落。[8]至於市171線8K+500M此處所指的學甲,指的即是「學甲市區」,範圍大抵西起信義路,東至中華路(東外環),北起三連路,南至寶發路(南外環),面積約4平方公里。此外,七塊厝通往頭港仔的174線,在學甲市區的路段稱作「三連路」,這是為表彰新頭港仔人吳三連對學甲的貢獻而命名,她的命名與華宗路屬同性質。[7]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