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報還一報》(英語:Measure for Measure)是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603年或1604年,首次於1604年上演的戲劇,並於1623年收錄於《第一對開本》中。 本劇以維也納的代理統治者、嚴苛的清教徒安傑洛為核心,他在公爵文森西奧假扮成修士暗中觀察的情況下,以通姦罪迫害名叫克勞迪奧的年輕人,並將他判處死刑。當克勞迪奧的妹妹、一位純潔無瑕的修女伊莎貝拉為兄長求情時,安傑洛卻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 《一報還一報》在《第一對開本》中被歸類為喜劇,與莎士比亞其他喜劇一樣,運用了文字遊戲和諷刺,以及偽裝和替代身份等情節手法。然而,該劇亦融入了悲劇元素,如死刑和深刻的獨白,其中克勞迪奧的演講與《哈姆雷特》的經典演講不相上下,[1][2]因此常被視為莎士比亞問題劇之一,其情感和語調充滿模糊地帶。
維也納公爵文森西奧因外交任務需暫離城市,故任命嚴格的法官安傑洛代理統治,直至他返回。
接下來的場景中,盧修和幾位士兵在街頭討論宗教、賣淫及性病問題,期望戰後能找到工作。此時,附近妓院的老闆娘奧弗頓插話批評他們的言論輕浮。她拿他們與相對正直的克勞迪奧相比,並透露克勞迪奧因婚外性行為即將被處決的消息。盧修聽後驚訝,急忙離開。奧弗頓的員工龐貝帶來另一則令人不安的消息:安傑洛已下令將所有郊區的妓院拆除。
克勞迪奧在典獄長的監送下路過,向盧修解釋了自己的處境。他原本打算與朱麗葉結婚,但由於法律手續未完成,朱麗葉懷孕時他們仍被視為未婚。安傑洛嚴格執行了文森西奧放鬆的法律,根據一項過時的法條,將通姦定罪死刑。盧修聽後,便前往拜訪克勞迪奧的妹妹、初學修女伊莎貝拉,希望她能向安傑洛求情。
伊莎貝拉在得知情況後,迅速獲得與安傑洛的會面機會,為克勞迪奧辯護。安傑洛卻漸被對伊莎貝拉的慾望所困,最終提出若伊莎貝拉願意獻出貞操,便放克勞迪奧一命。伊莎貝拉堅決拒絕並威脅要公開他的行徑,但安傑洛指出沒人會相信她而非他的聲譽。伊莎貝拉訪問了獄中的兄弟,勸他準備好迎接死亡。絕望中的克勞迪奧懇求伊莎貝拉救命,但伊莎貝拉內心掙扎後,仍然堅持自己的決定,認為屈服於安傑洛將犧牲自己和克勞迪奧的靈魂,僅為拯救克勞迪奧短暫的人間生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