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celebrate IdeaLab’s (re)Launch!

Thumb Idea Lab We’ve redesigned the Grants:IdeaLab to make awesome collaborators and shiny new ideas easier to find.
You’re invited to the (re)Launch party!

Come visit and create a profile, share or join an idea, and tell us what you think about the updates!

Hope to see you there! Sbouterse (WMF)留言2013年7月11日 (四) 18:59 (UTC)[回覆]

給中文維基人的公開信

題名:《參與vs脫離:關於 人權 與 維權 條目的區分及交集》

各位維基編輯,

  此文主要是希望擴大關於 人權 與 維權 相關條目的討論,而不希望此類條目因為不必要的編輯爭議使得一般人難以參與,至於相關人事物的細部補充說明,我會另文再述,而個人解封申請,也會再另文發出。

  不管你對人權 與 維權 的相關條目有什麼個人意見和立場,我希望大家是往擴大參與編輯(more engagement)來努力,而不是以惡意或不當行政暴力來讓其他編輯只想脫離(disengagement),造成其他編輯無法或不敢參與的氣氛。

  (一)在此很簡單說明內容上的爭議部分,各位可以按常識並搜尋可靠來源自行判斷。

  首先,「維權」簡單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特定時期發生的政策及社會現象,目前我編修的「維權」條目有初步簡略說明,各位可以再增進。「維權」基本上是維護基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上的權利,法律術語是比較廣泛的staturoy law/rights,意指明文法律所保障的權利。所以「維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的是很廣泛的,各位可以搜查如「企業維權」、「工會維權」等等字眼,這些字詞未必和比較基進的人權或維權運動有直接關係。

  其次,「人權」是關於人類/個人的基本權利,主要是以啟蒙時代以降的思維經二戰洗禮後國際法律明文定下來的權利。

  所以很清楚的,人權是關於人的基本權利,維權是在中國廣泛法律的權利維護。以「企業維權」為例,企業的法定權利因各國法律的司法管轄權有所不同,怎麼看都不是人權。(雖然美國保守派政治人物如競選失敗的Romney說過:「企業也是人」Corporations are people,但這是邊緣觀點,聯合國相關的人權文件,特別是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台灣都有國內法化的,都沒有「企業也是人所以企業也享人權的觀點。」)

  (二)在此很簡單的以一個條目的編輯移動史來說明爭議性所在,各位可依常識及對維基編輯方針的瞭解來做出判斷。

  請各位看此兩頁面空間的編輯史:

  很清楚的是,用戶:BlackLotux (也是User:Edouardlicn)2013年四月底的移動結果。如同共識方針的流程圖所說的,若編輯(包括移動)並沒有討論的共識做為基礎,則應該回復到有共識的狀態。注意沈默並非默認更不是共識,而用戶:BlackLotux (也是User:Edouardlicn)2013年四月底的移動,基本上是混雜了中國特定時期的社會現象的維權和中國不同時期的人權概念。

  簡言之,有明顯社群共識討論及編修記錄的是人權和維權的相關中國條目是分開的,而合併的現象是由用戶:BlackLotux未經共識討論自行合併/移動。

  那麼,為什麼管理員烏拉跨氪要不顧COI (Conflict of Interest) 介入編輯(見另一管理員更早的提醒於此)並保護用戶:BlackLotux的合併及單純剪切移動?

  請想參與討論的人直接參與討論,之前我和幾位維基編輯分享的牛津大學給的期刊全文帳號密碼已全部改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如我被封禁一年的清況。我不是VGMAMS帳戶的使用者,也不確定該帳戶使用者是要幫我還是害我,我能做的只是選擇以後在分享期刊全文/VPN權限時會特別小心。

  本人這兩個星期從牛津搬到柏林,不但忙也因過度勞累而重感冒,所以未能馬上對相關事情做說明。我會這幾天有空時,再說明我和管理員User:烏拉跨氪及管理員User:Jimmy xu wrk的應對故事,來說明本人對於用戶:BlackLotux (也是User:Edouardlicn)向兩位管理員要求「保護」所謂爭議條目的巧合性。

  最後,和各位分享一個剛到柏林才知道的故事,是關於納粹焚書的歷史事件(目前英文維基有條目Nazi book burnings)。現在本人訪問的研究機構門外,就是納粹焚書的重要場址之一,同是紀念亞歷山大·馮·洪保德的大學的主要廣場倍倍爾廣場,(見圖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Bebelplatz_mit_Mahnmal_B%C3%BCcherverbrennung_Aug_2009.jpg )。這有雕刻了1820 年海因里希·海涅的 一行詩句:

「這只是一場前戲,哪裡燒書的地方,最後也將燒人。 海涅 1820 」。

  (又譯「焚書的地方,到頭來也燒人」,見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 謝志偉 的文章《焚書之書》導讀

  希望維基有更多人參與,香港維基大會見。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7月18日 (四) 11:50 (UTC)[回覆]

Wikimania 2013 報告

於香港舉辦的2013年度「維基媒體國際會議」(Wikimania)展示了全球維基媒體運動的最新發展和議題。其中,關於計量、組織及倡議聯盟的相關發展,顯示了維基媒體做為數位「公共媒體」(public media)的決心及創新治理方向。

簡言之,透過成果計量、組織再造、及形成地區的倡議聯盟的形成,「維基媒體」的「公共媒體」發展更具多重的「自我意識」。

維基媒體「基金會」仰賴年度的募款及全世界各地的志願編者維持基本運作,除了自我募款廣告之外,維基媒體上的內容沒有商業廣告,以確保其「公共媒體」價值。(這與中文世界中另外兩個網路百科全書形成基本對比,百度百科有商業廣告,互動百科不僅有廣告,並標榜維基的商業化潛力。)

計量

計量方面,「維基媒體」基金會展現其務實、按數字表現治理並分配組織資源。特別因為錢來自向公眾募款,基金會在錢的運用上更仰賴數字、成果計量、及社群審查等手段來確保資源的有效運用。

基金會年度重點工作,視覺化編輯器(Visual Editors)就不僅僅是工具開發,還包括大量地搜集用戶使用意見、回饋及資料,來確保其成果。雖然部份成熟老編輯對視覺化編輯器的成熟度及必要性有所批評,對於新用戶來說,視覺化編輯器大大減低編輯門檻。基金會投資了內部及外部的研究資源來確保視覺化編輯器能讓編者(特別是首次編輯用戶)快速上手。

另一項持續近行的工作是多語的支持,基金會持續投資各種語言的發展,包括線上輸入法網路字型及社群發展。在語言支持上,「維基媒體」展現了「公共媒體」多元文化及文化資源再分配的價值。不同於商業媒體追逐市場價值的最大化,去服務發展已經發展不錯的語言版本,「維基媒體」基金會在語言的發展政策上強調的是支持社群及全球南北資源的分配,避免知識貧富不均的惡化來支援各種語言的發展。 儘管如此,語言的發展政策的前提仍是要有「活躍的編者」(Active Editors)。根據本人非正式的訪談基金會相關工作人員的結果,基金會熱於支持有一群(最好不小於10人)活躍的編者,因為按先前的案例來看,若新語言空間成立時的活躍的編者過少,該維基計劃空間的永續性及活躍程度常成為問題,甚或面臨關閉的命運。基金會所採取的語言發展政策也因此同時顧及了公共媒體的文化價值,並確保有限公共資源的有效運用。

編者互動(editor engagement)不意外地成為基金會CEO Sue Gardner 的主題演講的首項要點,同時包括了次兩點以資金協助編者提案(Grantmaking)及視覺化編輯器(Visual Editors)的主要工作。(見投影片File:SG WM presentation2013.pdf Editor Engagement 相關內容)。這也突顯了維基媒體的公共特性,資源取之於公眾用戶,並再投資回公眾用戶所需及不足之處,這和商業媒體賣用戶(活動)資料給潛在商業或廣告客戶不同。

根據計量評估成果也展現在基金會對手機及移動裝置平台的努力,根據基金會對相關計量資料的研究評估,認為在使用者使用流動裝置讀取維基百科方面,經2011-2012年度的努力,已取得高於一般知名商業網站的成果,而2012-2013年度的照片上傳功能的使用量比預期的好,2013-2014年將處理編寫的問題。(見投影片File:SG WM presentation2013.pdf mobile 相關內容)

此外,基金會持續投資研究(包括計量研究)並和使用者互動(user engagement)結合,並持續關心全球「開放科學」(open science)及瞭解網路用戶行為和科學社群影響力的「另類計量」(Altmetrics)發展,來找尋維基媒體的參與及中介定位。然而在人力資源方面,根據筆者非正式訪問相關幹部,不少基金會培養出的專業資料分析及研究人員,因為地緣因素受到矽谷等商業公司的高薪挖角。在有效運用人事成本及資源上,維基基金會作為公共媒體組織或許需要有另類的策略和商業公司形成競合關係,而非單純人才外流(brain drain),值得慶幸的是,維基基金會在美國為跨國員工取得工作簽證方面已有相當經驗及支持,因此也鼓勵各地有志從事相關工作並認同維基媒體運動價值的人才為基金會效力。

組織

組織方面,錢的分配仍是主要問題。由於各地維基組織社群的動員能量及組織經驗不一,所以各地維基媒體協會所分配並執行的資源也不同,目前除了位於舊金山的基金會總部之外,經費執行最多的是德國、再來是法國及英國的維基媒體協會,多為數位資源多的全球社經北半球社會(見投影片File:SG WM presentation2013.pdf Grant making相關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地方社群執行預算經費的未必是投資當地的維基媒體運動,而不少是基礎建設、流程及系統的全球工作,如德國團隊主導的Wikidata 計劃。

為了提高資源分配的透明性及合理性,基金會大膽成立「資金分配提播委員會」(FDC Funds Dissemination Committee,中文詞為筆者自譯),以後所有的相關提案,需要申請「維基媒體運動資源」的,將會由此委員會成員審比提案並做出決定。此委員會成員共9名,其中5名由社群投票選出,4名由基金會董事指派。因此,FDC的運作程序及成果將是評估維基媒體是否成功的達成其公共媒體及全球維基媒體運動價值的重要指標。

為了降低提案的知識及技術門檻,並鼓勵維基人自組織交換專業技能(「換工」)來提案,基金會雇用全職人員組織Idealab。此平台也鼓勵維基人來提供建議及批評做為審案的考量,換句話說,Idealab也是同儕討論審查提案的平台。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對於成立民間自發性組織的限制,其公民要成立類似的維基媒體協會有相當難度。(目前香港及台灣都有維基媒體協會,並為亞洲國家中(除了中東的以色列之外)舉辦過「維基媒體國際會議」(Wikimania)的地方。)目前有資深中國編者欲成立較軟性的用戶組織(User Group)以便申請「維基媒體運動資源」來參與維基媒體運動。

倡議及政治遊說

中立性的內容要求是維基的方針和特色,然而在數位政治發展的立場上,維基媒體運動的參與者,包括位於舊金山的基金會總部和位於歐洲的各地維基媒體協會,都意識到維基媒體運動是一項知識及社會運動,同時也是相當重要的開放內容運動的最知名案例。

維基基金會總部幹部公開說明,在開放內容的社會議題上,得助於如Creative Commons等數位法律及社會運動的發展,然而這些組織受限於專業性,公眾的相關理解及捐款支持有限,因此基金會認為在資源分配及活動的合作上,會和相關組織持續進行相關的倡議工作。

在2013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中,由於近歐洲的選舉(如德國今年的大選及英國次年的大選),各地方維基媒體協會除了展開各別的政治選舉倡議,並組織會議將集體向歐盟政府及議會遊說對於維基媒體運動發展的有利公共利益法案。其中德國維基媒體協會向各政黨及關鍵候選人提問關於開放內容的基本政策,英國維基媒體協會亦思考如何結合英國選舉時機和2014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將於倫敦舉辦的倡議議題。歐盟主要成員國的地方維基媒體協會並討論出幾點清楚的政治遊說項目,包括Freedom_of_panorama (公共空間全景照自由)(公部門開放資訊)等等,並在布魯塞爾設有代表進行相關政治遊說工作。歐盟的自由知識倡議組織的網頁見此"Giving Free Knowledge a Voice":meta:EU_Policy

小結

2013年度「維基媒體國際會議」(Wikimania)標誌全球維基媒體運動在使用者互動、組織管理及數位政治倡議聯盟的地域及全球性整合及交流發展,展現了少見的由非政府主導的「公共媒體」(public media)的全球發展。從成果計量、組織再造、倡議聯盟形成的角度來看,「維基媒體」的「自我意識」較以往更明確放在公共價值上,值得觀察的是這些計量、組織及遊說努力是否真正地實現新「公共媒體」的公共性。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9月8日 (日) 14:36 (UTC)[回覆]

英文版本

此文英文版本於此,感謝Alastair McCapra, trustee (secretary) of Wikimedia UK 的義務細心潤稿--(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10月15日 (二) 03:28 (UTC)[回覆]

回響區

非常高興,看到您上線!Wetrace留言2013年9月9日 (一) 15:35 (UTC)[回覆]
感謝您的鼓勵。--(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10月15日 (二) 03:21 (UTC)[回覆]
提示:該報告歡迎轉載至維基學院(首頁)。--安可 ♪留言2013年9月29日 (日) 14:32 (UTC)[回覆]
感謝您的提醒。將擇期貼,預計2013年11月初。--(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10月15日 (二) 03:21 (UTC)[回覆]

勿怪

給中文維基人的公開信三

給中文維基人的公開信二

給中文維基人的公開信一

Wikipedia:用戶查核請求 的幾點澄清

用戶查核幫助破獲受僱之維基公關寫手網絡的啟示:WP:COI

工作區

移動記錄

感謝關注

Wikimania 2013 報告(英文版)

恭賀Hanteng解禁

恭喜出關歸來!

個人是否解封事小

給您的星章!

列表:關於新黑

條目拆分理據

Blocks review

條目拆分的來源理據討論

Hi

WP:ARBCOM

Re:偵探星章

找來源及字詞的好工具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