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21 「冰雹」火箭炮(俄語:БМ-21 "Град")是蘇聯冷戰時代設計及生產的122毫米口徑拖動式多管火箭炮[10] 其武器系統及所搭配的 M-21OF 火箭[11] 最初研發於1960年代早期,並於1969年3月第一次在中蘇邊界衝突中參與實戰。 [12] 型號名字中的BMBoyevaya Mashina (俄語: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戰鬥車輛)的縮寫,而其綽號grad意思為「冰雹」。整套由 BM-21 發射車和 M-21OF 火箭彈組合而成的武器系統[誰說的?]被稱為 M-21 戰場火箭系統,但比較常被稱作「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統。北約及其成員國在早期則較慣常稱作M1964。除了原產國蘇聯,BM-21 「冰雹」火箭炮亦廣泛地被出口至其他華約成員國或社會主義國家。部份國家亦有仿製生產BM-21 「冰雹」火箭炮系統。整個「冰雹」火箭炮系統由 BM-21 火箭發射車、「動物園」自動化火控系統和 9 種不同類型火箭彈構成,包括:9M22U、9M28F 和 9M522 高爆/破片殺傷彈;9M521 增強殺傷彈;9M28K 反坦克布雷彈;煙霧彈電子干擾彈;9M217 自導彈以及 9M218 聚能裝葯破甲子母彈等。

攝於1989年,一隊蘇軍的BM-21PD火箭炮列陣。
攝於2023年1月5日,一隊俄軍的BM-21PD火箭炮列陣發射火箭彈。
Quick Facts BM-21 "Grad"BM-21 「冰雹」火箭炮, 類型 ...
BM-21 "Grad"
BM-21 「冰雹」火箭炮
BM-21-1,攝於2009年5月在聖彼得堡
類型多管火箭炮
原產地 蘇聯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63–現在
使用方 蘇聯
參與戰爭/衝突中蘇邊界衝突[1]
越南戰爭[2]
黎巴嫩內戰[3]
西撒哈拉戰爭英語Western Sahara War
安哥拉內戰
南非邊境戰爭
烏坦戰爭[4]
柬越戰爭
中越戰爭
兩伊戰爭
蘇聯-阿富汗戰爭[5]
第二次蘇丹內戰[6]
波斯灣戰爭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
第一次車臣戰爭[1]
1995年塞內帕河戰爭英語Cenepa War
卡吉爾戰爭[7]
第二次車臣戰爭[1]
阿以衝突
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
泰柬邊境爭端
2011年利比亞內戰
敘利亞內戰[1]
馬里北部衝突
頓巴斯戰爭[8]
葉門內戰[9]
沙特領導的干預也門行動
2016年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生產歷史
研發者Spla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nterprise
研發日期1963
生產商Spla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nterprise
生產日期1963–現在
衍生型BM-24
BM-25
BM-27
BM-30
BM-31
基本規格 (9K51)
重量13.71 t(30,200磅)
長度7.35米(24英尺1英寸)
槍管長度3.0米(9英尺10英寸)
寬度2.40米(7英尺10英寸)
高度3.09米(10英尺2英寸)
操作人數3

槍管40
射速2 發/秒
槍口初速690 m/s(2,300 ft/s)
最大射程20 km(12 mi) (新型火箭彈達 30–45 km)
瞄具PG-1M 全景望遠鏡

發動機ZiL-375 V8引擎
180 hp (130 kW)
懸掛6×6 輪式
作戰範圍405 km(252 mi)
速度75 km/h(47 mph)
Close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