𰚼ㄩㄣˊ(英語:Nebulium)是一種曾經認為存在於星雲中的元素,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於1864年提出。[1]當時哈金斯在使用分光法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了兩條波長分別為495.9納米與500.7納米的發射譜線,由於這兩條譜線和那時已知元素的譜線都不相符,哈金斯認為它們來自星雲中的特有元素,並將這種元素命名為「𰚼」。1927年美國天文學家艾拉·斯普拉格·鮑恩(Ira Sprague Bowen)證明這其實是雙電離氧O2+產生的禁線,並非是一種新的元素。[2][3]

Thumb
貓眼星雲
Thumb
nebulium的中文名

歷史

威廉·海德·沃拉斯頓粵語華拿士頓在1802年和約瑟夫·夫琅和費在1814年描述過太陽光譜中的暗線。之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說明過原子吸收或發射的線,這些線能被成為用於化學元素的標識。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