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範為中國古代鑄造金屬貨幣(尤指最終的流通貨幣,即子錢)所使用的模具,最遲出現於商代[1],分為母範(或稱模)和子范(或稱范)兩種。子范直接用來鑄造錢幣,錢文陰文反書,范面開溝漕以便灌注金屬溶液,其材質有銅、鐵、土或滑石等;母範用以翻制子范(如陶子范可用銅母範在半乾的土坯上壓印),錢文陽文正書,其材質多為銅或石[2]。此外學者認為可能存在另一種用以翻制母範的錢範,被稱為原母或祖范,錢文陰文反書,但尚未有實物發現。因為錢範的不同以致錢幣有版別之分,錢範的製造技術水平也造成了錢幣的生產數量、效率和質量上的差異[1]。
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鑄造錢幣只用子范,其范最初多為陶製,將幣形的正反面分別刻在細泥片上,曬乾或燒製成陶後,疊合澆灌銅液鑄錢,每范僅用一次。戰國末年出現可反覆使用的雕制石范(多為質地較軟的滑石料)和銅範[3],其中銅範在澆鑄錢幣前須在范面上塗上一層含碳的液體,既作為高溫銅液與銅範間的隔離膜,又便於脫模,但此類錢範雕刻比較耗費人工,且鑄造的錢幣數量難以提高。漢中葉以後改用模壓工藝,即以母範制子范,至新朝時已廣泛配合疊鑄法大量鑄造錢幣[1]。隋、唐以後則採用翻砂工藝(即砂范),利用母錢印范翻砂,利用散砂可無數次造形[4]。
形制
西漢以前的鑄錢為平板直澆式,故錢範多呈長鏟形,一正一背對稱扣合,澆注口位於上部(多呈喇叭形),澆注道或經錢體向下,或單道、雙道自上而下貫通到底,靠熔液壓力充填整個型腔。隨着漢初疊鑄工藝的出現(一說此工藝出現於戰國齊),開始採用圓盤形錢範(也有方形和六角形等),仍為兩片扣合,澆注口位於圓盤中心,供疊放時上下各層垂直相通,錢幣模型圍繞中心呈放射狀排列[5]。如錢幣正反兩面均有文字,則採用雙面錢範,即同一個錢範上面文、背文都有,如錢幣背平,則採用只有面文的單面錢範[6]。
圖集
參見
- 鈔版
- 范鑄法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