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越女,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女劍客。原叫處女,明代《劍俠傳》中說她來自趙國,所以亦有「趙處女」一說[1],因越王句踐賜名「越女」(意為越國之女),所以後世稱她為「越女」。越女教習軍士劍法,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其「當世莫有能勝越女之劍者」。
越女的事蹟見載於東漢的《吳越春秋》和明代的《東周列國志》[2],相傳處女出身於南林(山陰縣南),不知道她的姓名,只知道她生長在深山中,沒有師傅的傳授,自然工於擊刺。越王句踐吃了大敗仗後,準備重整國家,並向上大夫范蠡詢問用兵行陣,范蠡聽說處女的劍法高超,於是就推薦越王勾踐延攬她來訓練士兵[3]。
「 | 其時越王又問相國范蠡曰:『孤有報復之謀,水戰則乘舟,陸行則乘輿。輿舟之利,頓於兵弩。今子為寡人謀事,莫不謬者乎?』范蠡對曰:『臣聞古之聖人,莫不習戰用兵。然行陣、隊伍、軍鼓之事,吉凶決在其工。今聞越有處女,出於南林,國人稱善。願王請之,立可見。』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 | 」 |
處女到北面朝見越王,在路上碰到一個名叫袁公的人,他問處女說:「我聽說你善於舞劍,希望能看一下。」[4]
「 | 老翁即挽林內之竹,如摘腐草,欲以刺處女。竹折,末墮於地。處女即接取竹末,還刺老翁。老翁忽飛上樹,化為白猿,長嘯一聲而去。使者異之。 | 」 |
勾踐召見處女,處女說道:「只要熟習我的劍法,便可以一擋百。因此只有要有一百人學會我的劍法,就可抵擋萬人。」勾踐對處女之言感到懷疑,所以命令她與100名士兵比武,結果她不但成功抵擋住百名士兵的攻擊,還將他們的長戟全部擊落於地。勾踐深感佩服。於是任用處女來訓練士兵。處女也不負重託,在1年內為越國培育了3000名精兵,而這批士兵就是打敗吳國的主力功臣之一。
後來勾踐被處女的美貌所吸引,想將她納入後宮,但處女不接受,在完成訓練士兵的任務後就回到故鄉南林。勾踐聞訊後緊急派使者召回處女,但卻找不其蹤影。
「 | 劍伎之家,鬥戰必勝者,得曲城、越女之學也。兩敵相遭,一巧一拙,其必勝者,有術之家也。 | 」 |
《卅三劍客圖》又名《三十三劍客圖》是任熊的作品之一[6],據《唐宋傳奇小說》繪製。「趙處女」是《卅三劍客圖》的第一圖[7]。作家金庸曾據此編寫成短篇小說《越女劍》。
《東周英雄傳3》為台灣漫畫家鄭問的系列作品《東周英雄傳》第三冊,內容的「英雄之二十一 好一朵荊蕀花」即是描寫這位春秋時期的女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