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隆頭魚學名Labrus bergylta)為隆頭魚目隆頭魚科的物種,分布於挪威摩洛哥的東北大西洋水域,棲息於水深1—50米的淺海,體長可達65.9厘米。其幼魚為綠色,成魚則可能為磚紅色或墨綠色,牙齒大而粗壯。該魚是順序性雌雄同體,即所有個體出生時均為雌性,隨年齡增長可能變為雄性。貝氏隆頭魚為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軟體動物甲殼類等動物,還會取食其他魚類體表的寄生蟲,因此有養殖場會飼養該魚作為清潔魚。貝氏隆頭魚可食用。該魚目前種群良好,IUCN將其評為「無危」。

Quick Facts 貝氏隆頭魚, 保護狀況 ...
貝氏隆頭魚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隆頭魚目 Labriformes
科: 隆頭魚科 Labridae
屬: 隆頭魚屬 Labrus
種:
貝氏隆頭魚 L. bergylta
二名法
Labrus bergylta
Ascanius, 1767
異名
  • Labrus berggylta
    Ascanius, 1767
  • Labrus comber
    Bonnaterre, 1788
  • Labrus ballan
    Bonnaterre, 1788
  • Labrus maculatus
    Bloch, 1792
  • Labrus neustriae
    Lacepède, 1801
  • Labrus balanus
    Fleming, 1828
  • Labrus variabilis
    Thompson, 1837
  • Crenilabrus multidentatus
    Thompson, 1837
Close

外貌描述

貝氏隆頭魚身體修長,頭部較大,嘴小,唇厚而有褶皺。該魚有一排大而粗壯的牙齒,且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由尖變鈍。其背鰭較長,前半部分有18—21根棘刺,後半部分則有9—13根鰭條。該魚臀鰭短小,僅有3根棘刺。其體側線上有41—47枚較大的鱗片[2]。幼魚的體色取決於具體棲息地,一般為深淺不一的綠色[2],有時會呈亮翡翠色[3] 。成魚體表有大量白點,體色可能為磚紅色或墨綠色[2]。貝氏隆頭魚最長可長到65.9厘米長[4],但一般不超過50厘米[5]。貝氏隆頭魚是東北大西洋水域最大的隆頭魚[6]

物種分布

貝氏隆頭魚分布於包括英倫三島在內的東北大西洋淺水區,北至挪威、南至摩洛哥馬卡羅尼西亞,其最北的繁殖地為挪威南部。該魚的魚苗可藉助北大西洋漂流擴散至分布範圍內的其他水域,從而促進各種群之間的基因流動[7]

生態與習性

棲息地

Thumb
棲息於礁石上的貝氏隆頭魚,攝於比斯開灣

貝氏隆頭魚最常見於水深10—20米,多岩石、岩礁和海藻的海域,而魚苗則多棲息於潮間帶[1]

食性

同其他隆頭魚一樣,貝氏隆頭魚為肉食性魚種[7]。成魚的獵物包括甲殼類軟體動物海膽和小魚[8],幼魚則多以橈腳類為食[9]。此外,在人工環境下與大西洋鮭混養的貝氏隆頭魚會取食前者的體外寄生蟲[10]。由於大量與消化系統有關的基因缺失,貝氏隆頭魚無胃,食物改在腸道前端英語Foregut消化[11][12]

生命周期

各水域貝氏隆頭魚的繁殖季差異較大。一般而言,分布於溫暖水域的貝氏隆頭魚會更早產卵[13]。例如挪威西部海域水溫較低,貝氏隆頭魚多在5月繁殖[14],而西班牙加利西亞水域緯度較低,海水更為溫暖。此地的貝氏隆頭魚則集中在3月繁殖,比生活於寒冷水域的同類要早兩個月[13]。同其他隆頭魚物種一樣,貝氏隆頭魚是雌性先熟的順序性雌雄同體:一片領域中僅有最年長的個體為雄性,而其餘個體均是這條雄魚的雌性配偶[7]。雌魚會在卵產於雄魚用海草搭建的巢中。此後雄魚會看守魚卵直至孵化,這一過程一般會持續1—2周[1]。該魚魚苗為隨波逐流的浮游動物,孵化時發育頗不完全,消化道、臀鰭和等器官會在孵化後數日才會長出。魚苗一般在孵化後7日才會開口進食,此前則依靠卵黃獲取養分。貝氏隆頭魚在3歲左右性成熟[15]。雖然有研究稱該魚4歲時即可由雌變雄[1],但對野生種群的採樣發現所有雄魚的年齡均在11歲以上[15]。貝氏隆頭魚壽命可達30歲[8]

共生關係

貝氏隆頭魚會幫助其他魚類清除魚虱等體外寄生蟲,但有時會齧咬接受清潔的魚以取食其表皮[16]。該魚亦會由岩梳隆頭魚小口棘隆頭魚等更小的隆頭魚幫助清理寄生蟲:貝氏隆頭魚會主動追逐對方並在礁石上摩擦其瘙癢的部位,隨後懸停於水中。而進行清潔的魚類則會快速繞貝氏隆頭魚游動一圈並啄食其所見的體外寄生蟲[17]

經濟利用

作為食用魚

Thumb
魚市上的貝氏隆頭魚,攝於西班牙蓬特韋德拉

貝氏隆頭魚可食用[1],在蘇格蘭愛爾蘭尤其受青睞[18],漁民一般通過流刺網捕撈[8]。該魚肉質相當粗糙,可用煎、炸、蒸、燉等多種方式烹調[18]。該魚雖可用來製作馬賽魚湯,但有美食家認為其風味遠不如赤鮋馬德拉鮋[19]

作為游釣魚

貝氏隆頭魚是頗受歡迎的游釣魚[20]。釣客多用3米左右的磯竿以及3—5厘米長的青銅魚鈎進行垂釣,魚餌則多選用螃蟹、小魚[21]

作為清潔魚

挪威的鮭魚養殖場常同時飼養隆頭魚以清理寄生蟲[15]。其中貝氏隆頭魚不但體格較大不會被鮭魚吞食,而且能忍受更低的水溫,故當地的水產養殖業者將其視為最佳選擇。目前雖有對貝氏隆頭魚的人工繁育但產量有限,因此大部分養殖場仍選擇捕捉野生個體作為清潔魚[22] 。一旦鮭魚成熟並被捕撈上岸,養殖業者一般會將貝氏隆頭魚就地放生。這些個體會與本地的貝氏隆頭魚交配,從而改變本地種群的基因池[23]。此外,養殖場中的貝氏隆頭魚的魚鰭常存在開裂、糜爛等病變,因此有學者批評其動物福利存在問題[24]

種群保育

目前貝氏隆頭魚種群良好,無滅絕之虞,故IUCN將其評為無危[1]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