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領域,管制俘虜(英語:Regulatory capture),或稱機關俘虜(英語:agency capture)是一種政治腐敗形式(參看侍從主義)。當政治實體、政策制定者或管理者被選為服務於少數選區的商業、意識形態或政治利益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如特定地理區域、產業、職業或意識形態團體。[1][2]

當該現象發生時,特殊利益優先於公眾的一般利益,導致社會的淨損失[3]

理論

對於公共選擇理論的學者而言,管制俘虜現象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在政策或監管決策的結果中擁有重大利益的團體或個人,會集中他們的資源和精力,以獲取他們偏好的政策結果;而公眾成員由於個人對結果的利益較小,通常會忽視這些影響[4]。所謂管制俘虜,指的是利益團體成功影響監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或委員會成員的行為。

管制俘虜理論是公共選擇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稱為管制經濟學。此類經濟學家對政府通過管制干預以保護公共財的觀點持批評態度。經常被引用的重要文獻包括伯恩斯坦英語Marver Bernstein(1955)、Huntington(1952)、Laffont & Tirole(1991)以及Levine & Forrence(1990)。管制俘虜理論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斯蒂格勒密切相關[5],他是該理論的主要開創者之一[6]

管制俘虜的風險來自於機構本身的性質[7]。這表明,應儘可能保護監管機構免受外部影響,或者根本不應設立某些機構。一個被俘虜的監管機構通常比沒有監管更糟,因為它行使了政府的權力。然而,增加機構的透明度可能會減輕俘虜的影響。最近的證據顯示,即使在具有高透明度和媒體自由的成熟民主國家,複雜的監理環境仍與更高水平的腐敗(包括管制俘虜)相關聯[8]

喬治·斯蒂格勒將管制俘虜問題定義為「發現何時以及為何某個行業能夠利用國家為其服務的問題」。他專注於整個行業。然而,實際上,並非整個行業在「俘虜」其監管機構,而是大公司利用「旋轉門」的方式,通過提供高薪來「劫持」監管機構。Brezis和Cariolle(2019)研究顯示[9],與監管機構有關的公司主要是大型企業。事實上,前五大金融公司集中了約80%的「旋轉門」活動和管制俘虜,這導致同一行業中企業之間影響力的不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的管制俘虜已不再與腐敗和非法行為相關,反而是與權力濫用有關[10]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