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納·「萊」·魏斯(英語:Rainer Weiss,1932年9月29日)是美國理論物理學者,因在引力物理學與天文物理學的貢獻而知名於學術界,是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榮譽教授。在他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為發展出激光干涉術,其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關鍵技術。魏斯是宇宙背景探測者(COBE)科學工作小組的主席。[1][2]

Quick Facts 萊納·魏斯Rainer Weiss, 出生 ...
萊納·魏斯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Rainer Weiss
Thumb
魏斯在2017年12月7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新聞發布會上
出生 (1932-09-29) 1932年9月29日91歲)
德國柏林
國籍 美國
母校麻省理工學院
知名於激光干涉儀引力波觀測的先驅
獎項美國物理學會愛因斯坦獎英語Einstein Prize (APS) (2007年)
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2016年)
邵逸夫天文學獎 (201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激光物理學,實驗引力學,宇宙背景測量
機構麻省理工學院
Close

2017年,魏斯因對LIGO探測器及引力波探測的決定性貢獻而與巴里·巴里什基普·索恩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3]

早期生活和教育

Thumb
於2006年12月的魏斯

萊納·魏斯於1932年9月29日在德國柏林出生[4]。為了躲避政治動盪,他的家人首先在1932年後期搬家到布拉格,然後在1938年搬家到美國;他年輕時代是在紐約市度過的,在那裡他曾就讀於哥倫比亞文法學校。他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在1955年獲得他的學士學位和在1962年獲得博士學位,師從傑羅爾德·撒迦利亞英語Jerrold R. Zacharias(Jerrold R. Zacharias)。他於1960至1962年執教於美國塔夫斯大學,從1962至64年是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學者,然後在1964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成就

魏斯把兩個基礎物理研究領域從誕生帶到成熟:宇宙背景輻射的特徵,和干涉式引力波天文台。[5]

他對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光譜完成開拓性的測量,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宙背景探測者(COBE)(微波背景)衛星的共同創始人之一和科學顧問。

魏斯還發明了干涉式引力波探測器,並與基普·索恩朗納·德瑞福共同創立了NSFLIGO(引力波探測)項目。這兩個項目不單在對宇宙學的理解非常重要,並且在儀器科學方面極具挑戰性[6]。2016年2月,在首次直接探測到重力波的新聞發布會裡,魏斯是四位代表發言人之一。[7][8][a][b]

榮譽與獎勵

  • 2007年,因為「基於光學干涉術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基礎貢獻,導致成功運作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魏斯和朗納·德瑞福被授予了愛因斯坦獎[9]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