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亭(又名胡齊勛,1865年—1936年4月19日)湖北省漢陽府漢川縣人,聖公會牧師、中國民主革命家,曾任武昌聖公會鄂湘教區吏總、武昌日知會會長[1][2]。
生平
1865年,胡蘭亭出生於湖北漢川,幼年父母雙亡,投靠大姐,大姐去世後,逼於漢口街頭行乞糊口,被基督新教倫敦會福音堂英籍傳教士楊格非收養,後來接受楊格非施洗。胡蘭亭在福音堂小學當雜役,受允許於教室旁聽,順利完成中學學業後,楊格非推薦胡蘭亭到武昌文華書院讀書[2][3]。
1882年,胡蘭亭被保送上海聖約翰書院(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神學。1886年畢業,被派至湖北宜昌傳道,1893年任職於武昌文華書院。1901年出任聖公會會長兼文華書院監學,1902年調任武昌聖若瑟堂牧師[2][4]。
1902年,創辦日知會的黃吉亭牧師被調往湖南長沙,胡蘭亭接掌日知會,聘請教友劉靜庵為司理,劉靜庵為被清廷查封的革命組織科學補習所的成員,在胡、劉以及曹亞伯的改組與運作下,武昌日知會由宣傳新知識、新思想的讀書機構,發展為一個利用教會為掩護,向學生與軍人宣傳推翻滿清革命思想的組織,高峰時期會員近萬人。黃吉亭牧師於長沙設長沙日知會,亦轉型為革命組織[5][2][3]。
同一時期,胡蘭亭與當時文華書院中學部教師余日章共同成立救世軍學生組織,一來佈導教義救世,二來宣傳革命[3]。1904年10月,華興會起義消息走漏被搜查,黃興等人受黃吉亭藏匿,胡蘭亭前往長沙,協助黃吉亭將黃興送離長沙[5]。
1906年,法國軍官歐幾羅(法語:Oxil)奉孫中山委派查訪各地革命組織,1906年6月到達武漢,在日知會舉行革命演說,驚動清政府。同年12月初,中國同盟會策動萍瀏醴起義,劉靜庵等日知會成員策劃起義但被舉報,劉等九人相繼被逮捕,日知會被查封,時稱「丙午日知會謀反案」,當時胡蘭亭正在日本先後入弘文學院、帝國大學留學,亦被列入清政府拘捕名單中[2][6][7]。
1909年,清廷解除拘捕令,胡蘭亭回國任武昌聖馬可堂牧師,常以傳教為由探視劉靜庵。在此時期,胡撰寫出版了《獄中信徒》一書,又公開拍攝了獄中虐待革命志士的照片。1911年,胡蘭亭調任漢口聖道書院監學、院長。同年6月,劉靜庵病死獄中,胡蘭亭為劉辦理喪葬,贍養劉母,並將劉之言行整理成《劉靜庵》一書發行[2][1][6][4]。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後,胡蘭亭以「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及佈道,老而不衰」為志,婉絕出任官職,獲孫中山授贈「博愛」橫匾。1914年,胡蘭亭升任聖公會鄂湘教區吏總。1936年4月19日,胡蘭亭因腦溢血病逝[2][6][4]。
著作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