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古城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肇庆古城墙map

23°03′06″N 112°27′14″E

Quick Facts 肇慶古城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肇慶古城牆
Thumb
城牆的北門——朝天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0375-3-181
認定時間2001年6月25日
Close
Thumb
2020年古城牆保存現狀評估圖

肇慶古城牆(又稱肇慶宋城牆)位於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城牆現大部分保存完整,大致呈長方形,東西寬,南北窄,周長2801米,其中東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共有28個敵台,有東西南北四城門,西北城牆上建有披雲樓[1][2]1984年11月19日公布為第一批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3]2001年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歷史

宋朝至清朝

古城牆始建於宋皇祐年間。北宋康定年間,端州知州包拯將州治從今城東遷至現址,並建州衙。皇祐五年(1053年)知州江柬之子城宋徽宗因即位前為端王,端州為其「潛邸」,認為是由於端州靈氣使其登上大寶,故升端州為興慶[5]

政和三年(1113年)改興慶,同年知府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四門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稱月城。月城各開一門,稱廓門,月城之上各有小樓一座,城牆四角亦各有角樓一座,北城牆西段有披雲樓,南城牆東段有文昌閣。城上有空心炮台6座,小炮台17座,兵房13間,城外有濠塹,城內有內濠。奠定後世城牆之基礎。[1]

明清兩代,城牆被多次修葺。洪武元年(1368年),江西行省郎中攝府事黃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明成化年間,又先後6次修葺,增加810間串樓,加厚了城牆的厚度,建四門門樓,並刻了四門石匾額,改了東、南門的稱謂,自此東曰「慶雲」、西曰「景星」、南曰「南薰」,北曰「朝天」。[1]

之後進行了10餘次修整。崇禎十四年(1614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將牆體增高3.5尺,改建四門月城;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增建了6座炮台和148間窩鋪,並採取了添水城炮台2所、拆除離城牆4尺內房屋、增修樓堞等措施。此為規模較大的兩次。[1]

民國

民國四年(1915年),城牆為洪水所損;翌年,肇陽羅鎮守使李耀漢撥款修葺。民國十二年(1923年),市政局招投標拆古城牆一段,後以城牆可作防洪故未拆。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至1926年)期間,將城牆上的城門樓、雉角樓、文昌閣、月城炮台全部拆除,城牆除披雲樓段外也全部拆低約2.3米,並填塞城門,修成斜坡。民國十六年(1927年),披雲樓毀於祝融,原址改建為披雲樓圖書館。 [1][6]

共和國

1986年7月至1988年10月,市政府投入113萬元重建披雲樓,修復披雲樓段古城牆雉堞、西北段城牆及路面。2006年至2007年,市政府對古城牆西北段(人民中路至西門)600多米地段進行修復工程,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2007年底完工,拆除了保護範圍內的臨建物和民房磚牆,對城牆進行加固,恢復古城牆上的雉蝶,用仿古青磚鋪徹了城牆墁道,對城牆下的保護地帶按原風貌進行整體綠化。[6]

Quick Facts
Close

2015年7月7日,肇慶市頒布《肇慶古城牆保護管理辦法》[7];地方法規《肇慶古城牆保護條例》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8]。通過立法將古城牆的保護規範化。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肇慶古城牆保護規劃》全文

2020年7月26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肇慶古城牆保護規劃(2020—2040年)》頒布。[9][10]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