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箭野豬是嘴裡或額頭上有野豬頭的圖案,曾被視為是代表塞爾維亞紋章,在18、19世紀尤其興盛。

Thumb
革命塞爾維亞英語Revolutionary Serbia議會的印章(1804),一側為四火鐮十字,一側為帶箭野豬

塞爾維亞於15世紀被奧斯曼帝國所征服紋章學從此相對衰落。儘管如此,許多西歐人在紋章圖冊英語Roll of arms中仍記錄其徽章。烏爾里希·里申塔爾英語Ulrich of Richenthal在《康士坦斯大公會議記事錄捷克語Richentalova kronika》中,為塞爾維亞創製了這樣一枚紋章:紅底,黑色野豬頭,嘴裡被金羽銀箭射中。康拉德·格呂嫩貝格英語Conrad Grünenberg的圖冊中,塞爾維亞的紋章圖案與之類似,不過箭是從野豬嘴裡射出去的。米爾滕貝格(Miltenberg)的圖冊中,塞爾維亞的紋章是被銀羽金箭射中嘴的狼頭。有學者推測,這一形象的源頭可能是巴爾希奇家族英語Balšić noble family的紋章:一個吐出舌頭的頭。巴爾希奇家族曾統治澤塔地區(今黑山南部和阿爾巴尼亞北部),發行過一種鑄造拙劣的銀幣,可能是上面模糊的吐舌狼頭和西里爾文字引發了西歐人對塞爾維亞紋章的想象。[1]:21-22[2]:245–250

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後,匈牙利國王仍宣稱擁有塞爾維亞。哈布斯堡家族獲得匈牙利王國後同樣如此。從16世紀中葉起,哈布斯堡君主國的重大場合會使用代表塞爾維亞的旗幟,以帶箭野豬為圖案。[3]:194-198

18世紀初,帕瓦奧·里特爾·維泰佐維奇英語Pavao Riter Vitezović在紋章圖冊《Stem­ma­to­gra­phia英語Stemmatografia》裡將中箭部位改到了額頭上,將底色換成銀色以符合紋章學色彩規範。赫里斯托福爾·熱法羅維奇英語Hristofor Žefarović在將書翻譯為塞爾維亞語言塞爾維亞語Рускословенски_језик時,將其與特里巴立亞聯繫起來。特里巴立人英語Triballi羅馬帝國征服以前生活在今天塞爾維亞一帶的族群,在喜歡使用古稱的東羅馬帝國歷史學家筆下是塞爾維亞人的別稱。該圖案從此稱為特里巴立亞紋章塞爾維亞語грб Трибалије / grb Tribalije),被認為是舒馬迪亞英語Šumadija(塞爾維亞中心地區)的標誌。[1]:21-22[2]:245–250[4]:6[5]

19世紀初,塞爾維亞人發動反抗奧斯曼帝國的革命,其政權革命塞爾維亞英語Revolutionary Serbia將帶箭野豬與四火鐮十字塞爾維亞語Оцило共同置於國家標誌上。[6]:11619世紀末,塞爾維亞王國成立時,斯托揚·諾瓦科維奇英語Stojan Novaković國徽設計初稿中有帶箭野豬,與四火鐮十字並列,但最終版本中只保留了後者。[1]:123今天,舒馬迪亞地區的一些城市仍以帶箭野豬作為市徽的組成元素。

圖冊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