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起,錢塘江下游西岸至西湖一帶成為級以上行政區(杭州餘杭郡臨安府杭州路杭州府)治所的所在地。圍繞州/郡/府治,歷代相繼建築城牆用以守御,是為杭州城牆,或稱州城、府城。吳越國以來的杭州城垣圈定了城市的發展空間,今日杭州市主城區市中心即大致在古城垣範圍內。20世紀初至50年代,杭州城牆基本拆除,目前只留一座鳳山水門、少量遺蹟;另外2008年重建了慶春門、城樓和城牆,並闢為杭州古城牆陳列館

Thumb
鳳山門,蓋洛攝於1909年

隋唐

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白居易《餘杭形勝》[1]

隋朝開皇九年(590年),始設置杭州,州治在餘杭縣治(今老餘杭)。次年,州治遷至錢唐縣治。次年,在平定江南高智慧等人叛亂時,楊素下令將州治移至縣境內柳浦以西,並依鳳凰山建筑州城。[2]柳浦為錢塘江西岸的重要渡口,即今浙江第一碼頭[3]:11隋朝州城沿用至唐朝[2]

對於隋唐杭州城牆的範圍,存在兩類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隋唐杭州城為一座完整城郭,杭州州治和錢唐縣治都在城內,並詳細考證城牆西南界為柳浦以西、鳳凰山麓,東界接近今中河,北界至西湖北岸的霍山(寶石山北側的低矮小山)。另一派認為隋唐杭州州城和錢唐縣城分離,州城在柳浦以西、鳳凰山麓,縣城在西湖之東北,均為規模不大的子城,只包納官署、軍隊等,普通百姓則不在城牆以內居住。[4]:250-253,263,268

吳越

千百年後,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以此城。苟得之於人而損之己者,吾無愧歟。
——《杭州羅城記》[2]

唐末,錢鏐擔任鎮海軍節度使時,將治所從潤州移至杭州。之後建立吳越國,以杭州為國都。杭州自此成為州/路/府以上級行政區之治所所在地。[5][6]為護衛地位愈發重要的杭州,錢鏐曾多次擴建城牆。大順元年(890年)閏九月,在子城的南北兩側擴建夾城。擊敗孫儒入侵後,錢鏐意識到子城不足以守衛百姓,保護商業,因此於景福二年(893年)七月修築羅城。完整的杭州城郭至遲在此時建成。此時的杭州城牆南北長,東西窄,有「腰鼓城」之稱。錢鏐命羅隱執筆寫作《杭州羅城記》,記載這兩次擴建的經過。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八月,錢鏐令人建設錢塘江捍海塘,同時重修受潮水侵襲的東南段城墻。[2]此時城牆東界從今中河推進至今東河。[3]:22吳越寶大元年(924年),又開慈雲嶺,擴張西南界,設立西關,後來雷峰塔初建時即稱為「西關磚塔」。[7]:88[8]:155

兩宋

Thumb
《咸淳臨安志》京城圖

北宋,杭州城牆範圍較吳越國時內縮,吳越西關門、北關門等城門均廢棄。[9][2]南宋宋高宗南渡,駐蹕杭州,升為臨安府,作為名義上的行在所和事實上的都城。南宋臨安城牆範圍大致為:北界為今環城北路運河沿線,西界為西湖東岸一帶、鳳凰山西麓、將台山西麓,南界為將台山南麓、包家山,東界為今東河一線。[9]以子城作為宮城,偏居城內西南鳳凰山一帶。城中平地、山地各半。[3]:33城門十三座:城東的便門、候潮門、保安門、新門、崇新門、東青門、艮山門,城西的錢湖門、清波門、豐豫門、錢塘門,城南的嘉會門,城北的餘杭門。除便門、東青門、艮山門外均有瓮城。又有水門五座,分別是保安門、南水門、北水門、天宗門、餘杭門。[2]

南宋臨安城牆較之過去並未有大規模的擴建,可能是由於擴建城牆會被解讀為甘願長居南方、不願北伐。僅在紹興十三年(1143年),由於宮城偏居城南,而朝臣上朝按規定要從宮城南門入宮,每天都要先從東南城門出城,沿城外道路行走至南城門再進城,十分不便,故提議擴建城牆。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擴建東南城牆,將上朝道路納入城內。[10]:88-89[9]

元明清

Thumb
浙江省垣坊巷全圖,同治六年(1867年)繪

元朝禁止各地修建城牆,杭州城墻逐漸傾塌。元末,張士誠割據江南,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重築杭州城牆。其南界向內縮進,直至萬松嶺,鳳凰山被截在城外;東界則向外擴展,由今東河變為今貼沙河;北界和西界仍為今環城北路和西湖東岸一線。兩朝在此基礎上有過多次修繕,如開城門、修城樓等,但城廓範圍均未改變,一直維持到近代。[2]順治七年(1650年),在城內西側建築八旗駐防城[11]

元末杭州城牆有城門十三座,其中數座另闢有水門。明朝省去城北的天宗門和北新門,城西的錢湖門,只留十座城門,一直沿用到近代。[2] 中華民國初年杭州民間曲藝唱段《杭州十城門景致》將十城門名稱連為四句唱詞:「北關壩子正陽門,螺螄延過草橋門。候潮聽得清波響,涌金錢塘共太平。」[3]:65

More information 明清杭州城門[2][12]:24, 元末城門名 ...
明清杭州城門[2][12]:24
元末城門名 明城門名 清城門名 俗名 水門 方位 民謠 解釋
和寧門 鳳山門 鳳山門 正陽門 正陽門外跑馬兒 出此門至鳳凰山騎馬、踏青
清波門 清波門 清波門 暗門 西南 清波門外柴擔兒 上泗(今轉塘雙浦一帶)柴炭從此門入
豐豫門 涌金門 涌金門 西 涌金門外划船兒 出此門去往西湖遊船碼頭
錢塘門 錢塘門 錢塘門 九曲城 西北 錢塘門外香籃兒 出此門去往靈隱寺進香
餘杭門 武林門 武林門 北關門
百官門
百官門外魚擔兒 賣魚橋一帶魚產經運河從此門入
艮山門 艮山門 艮山門 壩子門 東北 壩子門外絲籃兒 門內下城一帶多紡織作坊,蠶絲等材料從此門入
東青門 慶春門 慶春門 太平門
在慶春、清泰之間
東北 太平門外糞擔兒 農民進城倒糞多從此門入
崇新門 清泰門 清泰門 螺螄門 螺螄門外鹽擔兒 喬司海寧一帶多鹽場,鹽販從此門入
新門 永昌門 望江門 草橋門 東南 草橋門外菜擔兒 門外一帶多種植蔬菜,菜販從此門入
候潮門 候潮門 候潮門
在候潮、望江之間
東南 候潮門外酒罈兒 紹興老酒西興渡錢塘江後從此門入
Close

拆除、保護與紀念

光緒年間,為造滬杭鐵路杭州站,拆去清泰門一帶部分城牆。辛亥革命後,「惟以城門梗隔,遊人往返不便」,因此城西靠近西湖的西城牆南段及涌金門、清波門、錢塘門被首先拆除[13],修築湖濱路南山路,使西湖與杭城融合為一體。之後又拆除武林門,南城牆及鳳山門。1950年代,拆除西城牆北段,北城牆,東城牆及艮山門、慶春門、清泰門、望江門、候潮門,修築環城西路、環城北路和環城東路。杭州城牆現存只有一座鳳山水門,以及萬松嶺、雲居山一帶山地的南城牆西段部分遺址。[3]:64十座城門均已不存,名字沿用為片區名稱。[14]:906-913

20世紀80年代疏浚中河、東河時,鳳山水門得到保護,修復了水門周圍和頂部的少量城牆。[15]:47-482013年和2014年,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先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世界遺產[17][18]

2008年,在西湖邊六公園發現了南宋錢塘門遺址,並進行考古發掘,經過保護後對外開放參觀。[19]錢塘門遺址於2011年作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一部分成為世界遺產[20]

1994年,在明清十座城門原址處樹立古城門碑紀念。[3]:652008年,在明清慶春門舊址處重建城門、城樓和城牆,闢為杭州古城牆陳列館。[21]

圖片

參考文獻

參見

進一步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