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排斥,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排擠,是指故意將個體拒於社交關係社會互動之外的行為。

社交排斥涵蓋人際關係上的拒絕、同儕拒絕、排擠、告白被拒絕、家庭隔閡英語familial estrangement等。社交拒絕既可發生在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可以發生在群體與個人之間。社交拒絕可以通過霸凌嘲諷等主動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故意無視等冷暴力行為被動產生。

雖然人類社會動物,社交拒絕的情況仍然在所難免。但當維持一段關係很重要時,若社交拒絕持續存在或者愈演愈烈,就很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如果是一群人社交拒絕一個人,就可能引發社交孤立[1]

拒絕社交對於被拒絕的人會造成諸多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也會造成社會成本,據估計,光是在英國,每個被排除、孤立的人,平均會對整個社會造成37,000英鎊的損失,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是被嚴重低估的。[2]

拒絕敏感性

卡倫·霍尼是第一位討論拒絕敏感現象(rejection sensitivity)的理論家。[3]她認為這是神經質人格的一部分,是對最輕微的拒絕感到深切的焦慮和羞辱的傾向。例如,僅僅被迫等待也可能被視為一種拒絕,並引發極端的憤怒和敵意。[4]

阿爾伯特·梅拉比安開發了一種早期的拒絕敏感性問卷測量方法。[5]梅拉比安認為,敏感的個體不願表達意見,傾向於避免爭論或有爭議的討論,不願提出請求或對他人施加壓力,容易受到他人負面反饋的傷害,並傾向於過分依賴熟悉的他人和情境,以避免遭到拒絕。

更近期(1996年)對拒絕敏感性的定義是「焦慮地期待、迅速察覺並對社交拒絕過度反應」的傾向。[6]人們在感知和對拒絕做出反應的準備程度上存在差異。[6]拒絕敏感性個體差異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由於拒絕敏感性與神經質之間的關聯,很可能存在遺傳傾向。[7]拒絕敏感性憂鬱症雖然不是正式的診斷,但也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常見症狀,估計影響多數ADHD患者。[8][9][10]還有人認為拒絕敏感性源於早期的依戀關係和父母的拒絕;[7]同伴的拒絕也被認為起着作用。[7][11]欺凌,一種極端形式的同伴拒絕,可能與後期的拒絕敏感性有關。[7]然而,這些理論都沒有確鑿的證據。[7]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