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頌德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溪頌德碑,位於臺灣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觀音巖旁,係當地人感謝潘炳燭、顏雲年、顏國年開發煤礦、鋪設平溪線為平溪帶來繁榮而立,今列新北市歷史建築。
平溪頌德碑 | |
---|---|
位置 | 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觀音巖 |
座標 | 25.025682°N 121.738139°E |
規格 | 數量:1件 |
建成時間 | 1952年 |
官方名稱 | 平溪頌德碑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
評定時間 | 2013年2月27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明治四十年(1907年),潘炳燭在家鄉平溪首先發現石底煤礦煤炭露頭,翌年便由日商藤田組作露頭試掘後,發覺煤質優良,極具開採價值,但困難在於當地山巒重疊,運輸不便。開採之初,該礦僅有通汐止的一條小路,約步行三小時才能到達。[1]
潘炳燭便建議當時的台灣礦業鉅子顏雲年,興建三貂嶺到菁桐坑的平溪線鐵路,將平溪的礦區連成一脈,促使平溪的煤礦業經淨迅速發展。原先平溪是以種植大青、煙草和茶葉為主,鐵路開通後,吸引人民前來,平溪形成礦區聚落,鐵路兩側也蓋起整排的商店街。[2]
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平溪鄉民代表會公決在平溪觀音巖旁設立高198公分的頌德碑,以紀念潘炳燭為地方發展,將礦權無償獻給顏雲年、顏國年兄弟,從而帶動平溪發展[3]。1950年代初,當地採炭夫每日最高可領新台幣四十三元五角、坑內雜工最高十五元、運炭夫最高九元、坑外雜工最高二十五元五角[4]。平溪的煤礦極盛時期達十八坑,直到1998年隨著重光煤礦關閉,才全部結束[5]。2012年12月末,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長賴志彰等學者,認為此碑是鄉民所立,載明平溪礦業、鐵路建設由來,與當地發展有密切關係,具文史意義,遂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