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鑄錢局,簡稱山東省局,後改稱寶濟局清代設立於山東省濟南府鑄錢局

歷史

Thumb
山東省局順治通寶背上東銅錢
Thumb
山東省局順治通寶背滿漢東銅錢

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在北京開設寶泉局寶源局鑄造「順治通寶」錢。順治二年(1645年),各省、鎮先後開局鑄錢,山東省鑄錢局於順治六年(1649年)開設[1]:17。按當時規定,制錢每枚重一,每十枚值白銀一分,即一千等於白銀一。順治八年(1651年),山東省局停鑄。[2]期間所鑄造錢幣按照版式為順治單字記局錢,也稱順治二式,其特點是錢背鑄有一個漢字來表示鑄錢局,山東省局的所用的漢字是「東」。記局錢漢字的位置又有穿上[a]和穿右的區別,其中右字的開鑄時間比上字的早。背「東」字記局的順治二式錢,穿上的和穿右的兩者均有出土。[3]:16

順治十年(1653年),順治通寶第三式「一厘錢」開鑄,山東省局也改鑄背文為「東一厘」的新錢,其錢背穿左鑄漢文「一厘」記值,穿右鑄「東」記局,錢重一錢二分五厘,規定每一千枚值白銀一兩。[1]:23-24[4]順治十四年(1657年),戶部令地方各局停鑄舊錢,僅由中央的寶泉、寶源兩局鑄每文重一錢四分的順治通寶第四式新錢。順治十七年(1660年),戶部提准重開十五個地方錢局開鑄順治通寶第五式錢,錢重亦為每文一錢四分,其特點是錢背穿左鑄有滿文記局,穿右鑄有漢字記局,山東省局開鑄背滿漢文「東」字錢。[1]:28-29[3]:9-14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清聖祖康熙繼位,各錢局鑄「康熙通寶」錢。次年(1662年)正式改元「康熙」,但除寶泉局江寧府局二局之外的其他各錢局均停鑄。[1]:34-35康熙六年(1667年),戶部題准復開各省錢局。康熙九年(1670年),山東省局等多個錢局停鑄。山東省局所鑄「康熙通寶」背面有滿漢文「東」記局。[1]:36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清聖祖去世,清世宗雍正繼位。清廷規定一省僅設一個鑄局,臨清鎮局併入山東省局。另外,戶部議准各省鑄錢背文改為全是滿文的樣式,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表示各省的一字,[5]山東省局所鑄「雍正通寶」,背文為滿文「寶濟」,因此山東省局又被稱為「寶濟局」。[1]:54

雍正十一年(1733年),錢重改為一錢二分。[1]:58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清世宗去世,清高宗乾隆繼位。次年(1736年)改元「乾隆」,寶濟局開鑄「乾隆通寶」錢,背文為滿文「寶濟」。乾隆三年(1738年),寶濟局停鑄。[1]:93

咸豐四年(1854年)十一月,山東省重設寶濟局,鑄當十、當五十「咸豐重寶」和當百「咸豐元寶」。不久,除當十之外的大錢先後停鑄。寶濟局咸豐錢分「爾」寶和「缶」寶兩個系列,都很稀少,由於「爾」寶錢幣多出土於山東臨清,可能為原臨清鎮局鑄造[6]:198同治年間,寶濟局鑄有少量「同治通寶」,不久寶濟局停撤,此後再未重開。[7]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