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對谷歌的批評包括避稅、搜索結果少、可能存在濫用和操縱行為、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編譯的數據可能違反隱私、對搜尋結果和內容的審查、Google服務器的能耗以及傳統的商業問題,如競爭、壟斷和限制貿易。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是一家美國的跨國公司,主要在互聯網搜索、雲計算和廣告技術方面進行投資。Google主持和開發基於互聯網的服務和產品[註 1],利潤主要來自其廣告平台AdWords[1][2]。Google稱其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供大眾使用,讓人人受益。」[3],但Google如何完成此使命引起了關注。大部分與各國電腦資訊管理法律相關的批評指出的問題還未得到解決。
搜索結果號稱從約百萬項到百億項,但為人所詬病的是,漸變成用戶實際只能看到前100項~1000項,每一次用相同關鍵字看到的結果皆是與上次相近的一兩百項,常不能滿足使用者所想找的資訊,得轉用其它搜索引擎。[來源請求]
在2007年,奧地利研究人員觀察到使用Google引擎「現實接口」(reality interface)的傾向。普通用戶和記者往往依賴於Google搜索結果的第一頁,並認為所有未列出的並不重要,或者僅僅是不存在的。研究人員說,「Google已經成為我們整個現實主界面。確切地說,通過Google界面,用戶得到的搜索結果通常意味着一種整體的印象。事實上,如果Google還集成了其他研究工具,人們只能看到可以看到的一小部分。」[4]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美國保守派一直質疑Google是否「針對」保守派媒體。特朗普認為Google篡改關於他的搜索結果,隱藏正面消息,只顯示負面報道,96%的消息都來自反對他的「左翼媒體」。特朗普認為,Google能控制公眾能看到什麼,看不到什麼[5];而根據《華爾街日報》披露,eBay在2014年流量急劇下降,導致ebay當年收入減少2億美元。eBay考慮從Google撤出其大約3000萬美元的季度廣告支出。而Google最終同意提高被降級的幾個eBay頁面的排名[6]。
Google一直被批評其為遵守各國法律而審查搜索結果[7],最特別的例子是Google從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中國大陸經營。2017年7月,一篇被稱爲「Google的意識形態迴音室」從內部流出,Google在第一時間開除了這篇備忘錄的作者,被評論爲對言論自由的控制[8]。
Google迫使其合作夥伴宏碁取消了在2012年9月公布阿里雲OS操作系統智能手機的計劃,Google高級副總裁安迪·魯賓表示,宏碁與Android不兼容的「分支」不允許工作,因為宏碁屬於開放手機聯盟。[9]中國阿里巴巴集團開發的阿里雲OS,副總裁回應稱阿里雲不是Android的一個分支,並批評Android實際上不是開放的,它的應用市場被Google所掌管的Google Play完全控制。[10]
Google透過檢查不同瀏覽器的署名,把Opera封鎖在外,不允許Opera使用者在Google+網站以外的網站使用Google+服務,包括YouTube和Google搜索。如今此項干擾已經取消[11]。
Google為了維持其服務器,而產生高的能源使用量一直被批評(不過可能只是指能源效率較低),[12]Google承諾將花費數百萬美元來研究便宜、清潔及可再生能源,並已在其山景城總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13][14]
由於Google的市場份額在多個國家處於壟斷地位,Google時常遭到所在地區政府的反壟斷調查和罰款。
2016年8月,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以Google違反俄羅斯《競爭保護法》第10條「禁止企業法人濫用主導地位」,對Google處以4.38億盧布(約合767萬美元)行政罰款。2017年4月,反壟斷局與Google簽訂和解協議,Google繳納罰款並停止違反相關反壟斷法的行為[18]。
2017年6月,歐盟委員會以在Google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家服務Google Shopping為由對Google處以24億歐元罰款[19]。這項罰款將作為歐盟整體預算,減輕成員國負擔。2024年9月10日,歐洲法院駁回谷歌上訴。[20]
2018年2月,印度競爭委員會則認為,Google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照顧了自家的訂票和旅行服務,因此要求Google支付13.6億印度盧比,約合2117萬美元的罰款[21]。
2018年3月,法國競爭監管部門認定Google和Facebook主導了法國的在線廣告市場,因此該機構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對Facebook和Google展開公開調查[22]。2019年12月20日,法國競爭管理局認定Google濫用在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決定對其罰款1.5億歐元,並要求Google整改[23]。
2018年7月18日,歐盟宣布Google因迫使使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安裝其應用程序,對谷歌罰款43.4億歐元。這一數字超過2017年6月谷歌被罰24.2億歐元的反壟斷罰金紀錄,創歐盟史上最大罰單。至2018年,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機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24]。作為回應,Google將對歐盟的Android的設備製造商收取Google Play等Google應用授權使用費[25]。
2019年3月20日,歐盟競爭監督機構作出決定,對谷歌在廣告業務阻撓競爭對手的行為處罰14.9億歐元。歐盟認為,谷歌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在與使用AdSense服務的第三方網站的合同中規定了一些限制性條款,阻止谷歌的競爭對手在這些網站上投放搜索廣告,這一舉動違反公平競爭的原則[26]。
2020年10月20日,美國司法部以Google壟斷市場為由對Google發起訴訟,這是美國政府20年以來針對高科技網絡公司最嚴厲的司法行動[27]。
2020年12月17日,美國37個州和地區聯手入稟法院控告Google壟斷[28]。
2021年5月,法國競爭管理局以谷歌濫用網絡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為由對谷歌公司處以2.2億歐元的罰款[29]。
2021年7月7日,美國幾十個州聯手入稟法院控告Google在營運Google Store時違反反壟斷法[30]。
2021年9月14日,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決定對谷歌處以2074億韓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迫使智能手機製造商只能使用其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31]。
2021年澳洲計劃立法要求Google向當地新聞媒體付款,Google一度以停止對澳洲提供服務為要挾。2月Google與澳媒Seven West Media達成付費協議,被媒體認為Google對澳洲政府妥協[32]。
2023年1月24日,美國司法部及包括Google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在內的八個州政府向Google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違反《謝爾曼反壟斷法》,濫用在數字廣告業務領域的支配地位[33][34]。
2023年8月4日,美國一個地區法官駁回了美國司法部和38個州的檢察長發起的對Google的反壟斷訴訟的部分指控。[35]
2024年8月5日,Mehta法官裁定谷歌行為非法,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谷歌花費數百億美元,被指以確保作為搜尋預設服務的提供商的主導地位。[36]
2024年9月18日,歐盟的普通法院裁定,撤銷歐盟執行委員會對Google因濫用線上廣告巿場主導地位的14億9000萬歐元罰款,認為歐盟評估犯錯。[37]
2009年美國警方抓獲了一名叫大衛·安東尼·惠特克的人,並將其判處了65年監禁的重刑。惠特克為了減刑,向美國政府舉報谷歌幫着他賣假藥。惠特克聲稱他曾經把無菌水當成類固醇藥物出售,每瓶賣1000美元,而谷歌曾積極幫助他銷售這種假藥。美國政府於是把惠特克偽裝成一位廣告商,意圖在谷歌網站上投放美國政府所禁止投放的醫療廣告實行釣魚執法。 惠特克起先試圖在谷歌上投放美國政府禁止的固醇類藥物廣告,在被谷歌的審查程序拒絕三次之後,惠特克投放成功。隨後他又投放了美國政府禁止的墮胎藥、精神治療藥物的廣告。同時惠特克把一個偽造的售賣合法藥品的網站在谷歌上做推廣,但是該網站隱含的鏈接可以跳轉到售賣非法藥品的網站。在完成諸多釣魚行動後,美國政府開始收網。最終惠特克獲得60年減刑,而谷歌被處以5億美元的罰款[38][39]。
美國軍方於2017年4月創建Maven項目,該項目的首要任務是幫助軍方有效地處理空中無人機每天收集的大量視頻片段。Google發言人稱,它正在向美國國防部提供用於機器學習應用的 TensorFlow API 接口用於 Maven 項目。2018年3月,一些 Google 員工在內部郵件中分享該消息後,點燃了部分人的憤怒情緒。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雙方的這次技術合作關乎機器學習發展和使用的道德問題。技術社區普遍擔心軍事和工業結合體,會被作為不正當殺人利器[40]。隨著事情的發酵有近 4000 名 Google 員工在內部請願書中表示反對 Maven 項目,要求 Google 立即停止合作並制定新政策,以防止未來再次參與軍事任務。更有十餘名 Google 員工通過辭職抗議 Google 與美國國防部的合作[41]。谷歌礙於內部壓力,於2018年6月宣布2019年3月Maven項目到期後不再與美國國防部續約[42]。
2018年8月,Google被爆竊取用戶位置信息,即便用戶已經在隱私設置中關閉了位置記錄,仍有一些Google應用自動記錄帶有時間標記的位置信息。該事件的爆出,遭到了美國當局和民眾的強烈不滿[43]。
2012年美國媒體披露,谷歌工程師馬里厄斯·米爾納(Marius Milner)在Google街景的汽車上安裝了軟件,汽車在駕駛時會自動接入WiFi熱點並收集個人信息。聯邦通信委員會調查事件,期間谷歌並沒有配合政府調查,收到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出的罰單[44]。
2022年1月6日,法國監管機構以Google和臉書違反隱私規則,用戶無法輕易拒絕上網痕跡被跟蹤為由,對谷歌公司和臉書公司處以2.1億歐元罰款。[45]
2022年9月14日,谷歌涉嫌在韓國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並將此用於在線投放個性化廣告,被罰692億韓元[46]。
2017年春季,谷歌內部啟動代號「Dragonfly」(蜻蜓)的項目,可以自動過濾被中國防火長城屏蔽的網站。
一名谷歌團隊成員,因不認同公司和政府合作「打壓人民」,於是向媒體曝光有關計劃。「Dragonfly」項目最終得到Google高管證實[47]。一些谷歌員工對公司的中國相關項目表達抗議,要求調職或辭職[48]。一千多名谷歌公司員工對谷歌為中國秘密開發審查版谷歌搜索引擎同樣表示不滿,聯名寫信要求公司擴大透明度,以便讓員工了解他們所從事工作的道德後果。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克羅·魯比奧在看到谷歌計劃幫助中國開發審查版的搜索引擎的報道後與另外五名來自兩黨的議員聯名寫信,要求谷歌公司做出解釋[49]。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曾在2011年到2014年間任谷歌亞太地區言論自由部門負責人的徐洛文在接受The Intercept採訪時批評說,谷歌推出中國審查版搜索這一決定違反了廣為接受的人權原則。他說:「中國近年來情況越來越惡化,不讓步你就不能在中國立足。」 [50]
包括國際特赦、人權觀察、無國界記者、國際筆會和中國人權組織在內的14個世界主要國際人權組織聯名致信谷歌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查伊,稱谷歌為中國開發審查版搜索引擎是「谷歌在人權上的投降,令人擔憂」,而且會導致公司「直接參與人權侵犯或在這個問題上難脫干係」,並表示「審查版搜索引擎將侵犯中國數億互聯網用戶的言論自由和隱私權」[51]。
美國副總統彭斯2018年10月4日在哈德遜研究所就美國政府的中國政策問題發表演說時也呼籲谷歌應立即終止「蜻蜓」應用的開發。他認為該應用將加強共產黨的審查,並損害中國消費者的隱私[52]。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長約翰·軒尼詩承認,谷歌如果回到中國市場將不得不違背公司的「核心價值」[53]。
近年來,經常會出現(不是每次都出現)在註冊谷歌帳號時要求綁定電話號碼。或在註冊時雖不填寫電話號碼也能註冊成功,但註冊成功後不久會以「我們檢測到,您正在嘗試登錄的帳號中存在異常活動」為名要求用戶綁定電話號碼,不綁定則無法登錄。這引起了很多人對隱私泄露的擔憂,而在2012年時還並非如此。[原創研究?]
2014年,歐洲法院發布了一項「被遺忘權」裁決,稱如個人信息被認為不準確或不相關,人們可以要求Google等公司刪除其個人信息。2022年12月,據報道,一間投資公司的兩名經紀人要求Google刪除他們名字的搜尋結果,指搜尋結果中多篇批評兩人與公司的的網頁文章內容不實。Google以不確定文章真偽為由拒絕,最終法院裁決兩人勝訴。12月8日,歐洲法院裁定,Google必須從搜索結果中刪除被確認為虛假或內容不實的信息。[54][55]
2022年11月以來,多場國際比賽將《願榮光歸香港》作為「香港國歌」在比賽現場上播放,引發爭議。而《願榮光歸香港》是Google搜尋「香港國歌」或「Hong Kong national anthem」最前列的結果[56],因此有外界指出,海外賽場的主辦單位,接連出現播錯國歌事件,與互聯網搜尋器的演算法有關,促香港政府正視[57]。但Google對此回應稱,由於搜尋結果按演算法得出,無法控制搜尋結果,拒絕了香港特區政府的要求[58]。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對Google的這一決定表示「非常遺憾」,「傷害了香港人民的感情」,並與歐盟法院做出的判決比較,形容Google的做法是雙重標準[59][60]。12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歌尊嚴,並指出,互聯網企業有義務向大眾傳遞正確信息,而不是聽任錯誤信息傳播,誤導民眾。[61]12月15日,Google表示否認操縱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歌搜索結果,稱正同香港特區政府聯繫,解釋有關平台和移除政策的運作方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重申,互聯網企業有責任向大眾傳遞正確信息,尤其是在涉及國歌等關乎國家尊嚴的問題上。[62]
2023 年 5 月,谷歌宣布將從 2023 年 12 月開始刪除不活動的用戶賬戶,理由是安全原因,並指出舊的和未使用的賬戶更容易被泄露。谷歌聲稱,"被遺忘或無人關注的賬戶通常依賴於可能已被泄露的舊密碼或重複使用的密碼,沒有設置雙因素驗證,用戶接受的安全檢查也較少",同時表示谷歌 "沒有刪除YouTube視頻的計劃"。[63][64][65]
刪除不活躍賬戶的決定引發了一些批評和反彈。這一決定背後所引用的安全理由受到了嘲笑,並被比作如果銀行不安全,就應該燒掉銀行的假設情景。[66] 此外,網絡行動主義組織 "匿名者" 多次抗議刪除不活躍賬戶的決定,稱其 "苛刻",並稱該決定將 "摧毀歷史"。[67][68][6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