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米(日語:在来米閩南語tsāi-lâi-bí),又稱秈米,一種台灣傳統的秈稻品種,特徵為米粒較長,名稱源於台灣日治時代。

Thumb
在來米

概論

由考古發掘,台灣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人類開始種植旱稻。根據台灣荷治時期文獻,在荷蘭人到達台灣時,就記錄了平埔族會種植稻米,可能是經由東南亞、大陸閩南地區引進。

一般認為台灣現有秈米是在17世紀時,由福建移民自中國大陸引進種植,於明鄭時期,經由軍隊屯墾傳播至全台灣[1]

台灣在清朝原有秈米與秫米閩南語tsu̍t-bí,即糯米)兩大品種,秈米經常只稱為「米」(閩南語)。

日治時代,日本本土發生米騷動事件,而台灣從大陸引進的秈米因為口感不佳,不為日本人所愛。故在1920年代初期,日本人開始在台灣試種日本的梗米(蓬萊米),以滿足日本內地民眾的需要。

日語中「在來」(日語:在来)意為「向來、一直以來、既有」,因此將台灣既有的秈米命名為在來米,與蓬萊米作區分[2]

臺灣光復後,在來米仍然為民間消費量最大的米食,直到1980年代才被蓬萊米取代。蓬萊米黏性高且Q軟適中,被用於做白飯、粥與壽司。在來米因直鏈澱粉較高,黏性低且粒粒分明,主要被用於製成碗粿發糕蘿蔔糕粄條等料理[3]

台灣育種出台中秈10號及台中秈199號等秈稻品種,口感接近粳米。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