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備要》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華書局編印的一部叢書。中華書局為了與商務印書館的《四部叢刊》競爭[1],於是在1924年至1931年間編寫四部備要,共出5集,收中國古書336種,共計11305卷,線裝分訂2500冊。1935年又印16開平裝本,共280冊。1936年再版並出縮印本,內容與初版相同。同時編印出版《四部備要書目提要》。1989年北京中華書局據1936年本影印出版[2]。四部備要全部採用仿宋體鉛字英語Sort (typesetting)線裝書格式排印。[3]書名當中的四部指的是經部、史部、子部、集部。[4]

該叢書中經部收錄儒家經典、注釋。經部中的十三經分為古注、唐朝註疏、清朝註疏三類。史部增加了《四部叢刊》少收的表譜考證。所收書目主要有《國語》、《戰國策》、《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子部收集周秦諸子百家、漢魏六朝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算法術數、雜家、小說家、釋、道家等書。集部收錄歷代詩文集以及文學評論、詞典方面的著作。[5][2]

與四部叢刊對比

四部備要所收各書以常見常用和帶注的為主,有的還採用了清代學者整理過的版本。例如集部收錄的古書就採用了許多清代學者的注本,如《李太白詩集》用王琦注,《王右丞集》用趙殿成注,相比四部叢刊所收的同類古書,四部備要收錄的古書版本相對更容易閱讀。[6]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