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猶太主義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對仇恨猶太人的思想與行為的總稱。反猶太主義在世界上由來已久,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動機和表現形式。反猶太主義在世界各地有猶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阿拉伯地區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英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雖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同屬閃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德語:Judenhass,英語:Jew-hatred)。然而在近代,反猶太主義時常與反錫安主義、反以色列運動產生混淆。

概述

反猶太主義是外界對猶太人的某些認知,而這些認知可能會以帶有仇恨的方式宣洩在猶太人身上。針對猶太人個人與或其財產、猶太人社群和宗教機構施以反猶太主義的言語或肢體行為。

反猶太主義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動機和表現形式,但是其中也不乏共通性和延續性,例如將猶太人視為「謀殺救主基督的人」,「貪婪、陰險」的民族,「企圖控制世界」的猶太集團,需對世界一切政治和經濟問題負責的「幕後黑手」等。

反猶太主義的思想和行為自產生至今導致災難性後果。自羅馬帝國進行基督教化,此後歐洲歷史充斥着針對猶太人的暴力行為,例如十字軍對猶太人的掠奪與大屠殺,15世紀西班牙對猶太人的徹底驅逐及滅絕,19世紀和20世紀沙皇俄國反猶太人浪潮。而反猶太人主義的最高潮則公認是1933年至1945年之間納粹德國在歐洲廣泛進行的大屠殺,造成約600萬猶太人死亡。

歷史

基督教興起之前

歷史上,在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征伐的各個大帝國—例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帝國等,都有將自己的宗教文化強加於被征服民族的習慣。而信仰一神教的猶太人與信仰多神教的其它被征服民族相比,更容易引發與征服當局的衝突,從而導致征服勢力更殘酷的鎮壓。征服者通常把猶太人拒絕新的宗教與文化的行為視作對統治者的反抗。公元前168年,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四世發布命令,宣布猶太教為「非法」,下令廢止猶太教習俗,焚燒猶太教經典,強迫猶太人食用豬肉等,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反猶運動,引發了著名的馬卡比起義。

基督教國家

基督教徒反猶的原因

基督教認為耶穌彌賽亞(「救世主」),但是猶太人當中祭司長、法利塞人、撒都該人等並不認為耶穌是猶太教信仰的彌賽亞,在《聖經·新約》中已經出現了對猶太人不認為耶穌復活、不贊同耶穌心意的描述(《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復活後,看守耶穌墳墓的士兵將耶穌復活之事告訴猶太教的祭司長,祭司長和猶太長老商議後,「就拿許多銀錢給兵丁,說:你們要這樣說:『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去了。』」於是「兵丁受了銀錢,就照所囑咐他們的去行。這話就傳說在猶太人中間,直到今日。」)。

基督教將新的經典定名為《新約》,而把希伯來聖經稱為「舊約」。在某些猶太人的記述中,耶穌是潘得拉強暴瑪利亞所生,而基督教根據初代使徒猶太人馬太以及希臘基督徒路加醫生的記載(馬太福音1.1-24、路加福音1.1-39)則認為耶穌是童貞女瑪利亞所生;根據猶太人的記載,耶穌因犯罪受到懲罰被處死,而基督教則認為耶穌被猶太宗教政治利益集團迫害致死,而在使徒行傳的記載中,猶太人使徒及非猶太人使徒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教皆受到猶太人的壓迫,這些都是基督徒對猶太宗教政治利益集團的歷史觀感。

羅馬帝國基督教化時期

西元391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後,猶太人的宗教與生活開始逐漸受到限制。例如438年的提奧多西法典中,禁止了猶太人與基督徒通婚,又規定不得修建新的猶太會堂等。

西歐中古世紀

在基督教會尚未形成嚴密組織的中世紀早期,猶太人及其宗教並未受到嚴苛的待遇[1]。公元800年至1100年間,約有150萬猶太人生活在基督教統治下的歐洲各國[2]。他們未成為封建階級社會中的一部分,因此幸運地避開了許多基督徒不得不承受的奴役或戰爭的磨難[3]。與大多數沒有受教育的基督徒不同,絕大多數猶太人都能寫能讀,具有較高的教育水準[4]。由於他們在金融業、行政和醫生等行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因此往往受到地方君主或貴族的庇護,避免了在基督教社會中的孤立處境[5]。基督教學者甚至會與猶太教拉比討論聖經的有關話題[6]

但此後不久,羅馬天主教會通過變革,反猶勢力大大增強,尤其是在方濟各會道明會創立後,許多居住在城市裡的基督教徒和對異教缺乏容忍的中產階級紛紛崛起,從此猶太教的好日子便不復存在。早在1300年,天主教修士和地方僧侶就開始在基督受難劇中大肆宣揚猶太人殺害耶穌這一情節,從而鼓動普通市民仇視或殺害猶太人[7]。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和驅逐。

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對猶太人進行掠奪及大屠殺,而且也推進了限制猶太人從事大多數經濟活動的立法活動[8]。這一結果是猶太人只被允許從事貨幣借貸和其他貿易行業。從1300年起,猶太人被驅逐出英格蘭、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他們中的大多數被迫向東遷移到波蘭等東歐國家[9]。當14世紀中葉恐怖的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歐洲一半以上人口後,不幸的猶太人又被當作替罪羔羊[為何?][10]

宗教改革時期

16世紀宗教改革期間,歐洲各新教教派及國家主要與羅馬教廷進行鬥爭,同時對猶太人的敵對減少。但是,馬丁路德對猶太人的批判,為爾後納粹黨利用,是不爭的事實。

近現代歐洲

十月革命曾被指是猶太人的陰謀。後來出版了《錫安長老會紀要》,成為近代反猶太主義的指導作品,到1944年至1946年,二戰末期的波蘭也曾發生排猶運動。

1968年三月學生運動時期,波蘭政府借對學生鎮壓之機也對猶太人進行排擠,引發了上萬猶太裔波蘭人流亡至以色列

教宗庇護十一世直接譴責反猶主義[11]。天主教會在梵二會議中宣布:「他們在基督受難時所犯的過錯,不應毫無辨別地歸咎於當時生活的全體猶太人,也不可責怪今日的猶太人。」

德國

20世紀的歐洲反猶現象在二戰時期達到高峰。納粹德國希特勒的領導下,對猶太人進行了大規模的迫害和有計劃的種族滅絕。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政府在歐洲有組織地殺害了600萬名猶太人。

納粹反猶的行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33年1月到1938年11月9日。這個階段中,納粹對猶太人的政策是限制並逐步剝奪他們的人身權利。猶太人在就業、生活和從事商業活動方面都受到限制,成為「二等公民」。1935年9月15日的紐倫堡會議後,猶太人被剝奪了一切法律保障和公民權利,遭到大規模驅逐離境。

第二個階段是納粹德國政府對猶太人的迫害轉為使用暴力和武力。1938年11月9日晚間,有約1,574間猶太教堂(大約是全德國所有的猶太教堂)、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等遭到縱火或損毀。超過3萬名猶太男性遭到逮捕並關入集中營,主要是在達豪布痕瓦爾德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裏的囚犯得不到人道的對待,然而,多數人在三個月內就獲釋放,但他們必須離開德國;而一些則被毆打致死,一般估計有91人死亡。估計死於集中營的,大約有2,000-2,500人。之後,開始剝奪猶太人財產,並要求猶太人佩戴標記以作區別。

1939年9月德國占領波蘭後,對猶太人大屠殺。由於信息封鎖,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不知道德軍和黨衛隊屠殺猶太人的計劃,從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殺害。

2022年藝術界盛事卡賽爾文件展中,部分作品因疑似對以色列情報局帶有批判,或帶有「抵制、撤資、制裁」運動的暗示,而遭批評為反猶主義,引發爭議[12]

Thumb
因巴勒斯坦強烈反對猶太人移居引發長期衝突,圖為領袖阿明·侯賽尼與希特勒進行會談。

中國大陸

自從2023年10月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爆發以巴衝突以來,有報道指中國大陸出現不少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反猶言論[13][14]。美國之音指中國大陸官媒發布曾有關「猶太人控制了政治」等涉及反猶陰謀論說法的報道,如中央電視台在10月時發布了《美國選戰當中的以色列因素》節目片段,表示猶太人佔美國人口的3%,卻控制著70%的美國財富,並說猶太人透過鈔票和選票影響政府等。以及多種歷史謬誤等在互聯網上傳播[15]

美國之音引述唐靖遠的分析說法:「在中共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始終是把以色列視為是美國在中東的一個代理人,所以反猶太、反以是它的本質,其實是反美。」,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侍建宇在接受訪問時提出其他看法。他表示綜觀中國大陸歷史上沒有反猶太的傳統,故中國大陸政府的反猶太論調其實並非源自中國大陸,而是來自中東地區的民間討論,最終兩位分析家一致認為,這些近代以來的新興風潮,是為了要達到插足中東國際政治,最終實現領導全球新秩序的策略性手段[16][17]

2024年1月,CNN報道指反猶太主義內容在中國大陸社交媒體上激增[18]。此報道遭到陳衛華批評,並認為按照CNN的邏輯,聯合國甚至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在煽動反猶太主義,因為他們都批評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徑[19]

美國

二戰前與二戰期間,美國的反猶與排猶環境為猶太人從歐洲逃脫納粹的迫害造成了障礙。二戰期間逃難的猶太人不少被美國移民局拒絕入境。著名的事件包括1939年的「聖路易斯」號事件。

2018年10月27日,發生匹茲堡猶太教堂槍擊案,造成11人死亡。2019年4月28日,加利福尼亞州波威市恰巴德猶太教堂英語Chabad of Poway再度發生槍擊,造成1人死亡[20]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期間,美國學府的局勢一直十分緊張,有人指美國大學校園內出現了反猶太活動,多所大學的教職員工和眾多校友批評校方對這些活動處理不力。哥倫比亞大學於11月10日下令暫停巴勒斯坦學生正義組織英語Students for Justice in Palestine猶太人和平之聲的活動,直至秋季學期結束。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也公開表示這些抗議屬於反猶太主義並予以譴責[21]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的穆斯林學生在11月組織的一次演講會上表達了對哈馬斯10月7日發動的阿克薩洪水行動的支持後,引起猶太學生的爭執,而親以色列團體在批評演講會的同時也引起親巴勒斯坦組織的不滿,校園內的對峙升級使得雙方處於緊張關係[22]

2024年反誹謗聯盟的一項數據指出,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1月7日期間,美國學府的反猶太事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1%,學生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反猶太主義笑話,看到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支持哈馬斯的內容,或者因為自己的猶太身份而被排除在群體之外。包括反誹謗聯盟在內的一些非政府組織與許多學院開展一系列合作,以打擊中學和大學校園的反猶太主義[23]

2024年5月1日,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將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對反猶主義的定義編入1964年民權法案中關於反歧視的章節。[24]

伊斯蘭教

中世紀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早期對猶太人未有大的敵意,直到他與追隨者遷到麥地那後,與當地猶太人的不和逐漸加劇。[25]穆罕默德首先驅逐麥地那的兩個猶太部落:蓋奴卡族和納迪爾族。627年的壕溝之戰後,麥地那的穆斯林圍攻另一個猶太部落古萊扎族,古萊扎族投降後,其男丁被屠殺(可能多達900人),婦女及兒童則淪為奴隸。[26][27]

據猶太歷史學家萊昂·波里亞克夫(法語:Léon Poliakov)的研究,在早期伊斯蘭社會中,猶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其社群活動也非常活躍。當時的法律或社會觀念並沒有限制猶太人從事任何經濟活動。許多猶太人跟隨着穆斯林,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家園和猶太人社區。巴格達的高官也將其資產委託給猶太銀行家打理。猶太人在海上貨物買賣和奴隸貿易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更有甚者,基督教紀元10世紀波斯地區的主要港口城市Siraf的地方長官也由猶太人擔任[28]

從11世紀開始,各地逐漸出現一些迫害猶太人的事件[29]。1066年的格拉納達大屠殺中,安達盧斯的全部猶太人慘遭滅絕[30]。在中世紀的北非[31]、埃及[32]敘利亞[33]也門[34],也發生了數起針對猶太人的暴力事件。

當時控制着伊比利亞地區的伊斯蘭教穆瓦希德王朝穆拉比特王朝奉行更徹底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因此對待統治範圍內的猶太人和基督教徒(這兩類人被統稱為「吉瑪人」,阿拉伯語:ذمي‎)更為苛刻嚴酷。大量猶太人和基督徒被驅逐出摩洛哥安達盧斯[35]。猶太人面對僅有的改宗皈依或種族滅亡的兩個選擇時,最終決定集體外遷。當時包括猶太思想家邁蒙尼德家族在內的許多猶太人向東遷移到較為寬容的穆斯林國家,而另一部分猶太人則被迫向北進入基督教日漸興盛的西歐和中歐地區。[36][37]而從15世紀起,摩洛哥的猶太人被限制居住在稱為「猶太人區」(阿拉伯語:الملاح‎, 希伯來語מלּאח‎)的特定社區內[38]

近現代阿拉伯世界

沙特阿拉伯有教科書宣揚反猶太的觀點,描述猶太人的起源是猴子和豬。這些教科書在國外的穆斯林社群中也有使用。然而此類經文原意僅為指責部分鑽律法漏洞而破壞安息日的猶太人,而非攻擊全體猶太人[39][40]

Steven K. Baum在《Antisemitism Explained》一書中提到遜尼派最重要的聖訓集《布哈里聖訓實錄》有58項反猶太人的提及。[41]

一些被指為反猶的穆斯林言論引用《穆斯林聖訓實錄》41:6985的記述:「復生日不會來臨,直到穆斯林殺戮猶太人。當穆斯林追殺猶太人,他們藏於石頭和樹木後時,石頭和樹木就會喊:『穆斯林!安拉的僕民!我後面的就是猶太人,快來殺他!』但厄爾蓋德樹不會這樣,因為它是猶太人的樹。」[42]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也採用這段聖訓為其憲章第7條的一部分。[43]

2012年1月,在法塔赫成立47周年紀念活動上,巴勒斯坦政府穆夫提穆罕默德·侯賽因(Muhammad Hussein)說《布哈里聖訓實錄》和《穆斯林聖訓實錄》的可靠聖訓都說:「那時刻不會來臨,直到你們與猶太人戰鬥,猶太人將會藏於石頭或樹木後,而石頭或樹木就會喊:穆斯林,安拉的僕民,我後面有猶太人,快來殺他。厄爾蓋德樹是例外。」他說人們看到以色列的定居點和殖民區被厄爾蓋德樹圍繞不用奇怪。以色列認為他的講話是呼籲殺死所有猶太人的仇恨言論[44]

2013年,埃及宗教捐助部長塔拉特·阿菲菲(Talaat Afifi)在電視上表示:「我希望先知穆罕默德的話可以實現:『審判日不會來臨,直到穆斯林與猶太人戰鬥,猶太人將會藏於石頭和樹木後,可是石頭和樹木就會喊:穆斯林,安拉的僕民,我後面有猶太人,快來殺他。厄爾蓋德樹是例外,因為它是猶太人的樹。』我們完全相信這片土地(指以色列)的將來是由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決定。」[45]他的這番言論被以色列視為反猶。[46]

2015年10月,巴勒斯坦的伊瑪目Sheikh Khaled al-Mughrabi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講道時指猶太人將會在該寺外面興建一座崇拜魔鬼的廟宇,又引用上面的「石頭和樹木都會說話」的聖訓指出穆斯林將會殲滅猶太人。[47][48]

近年西歐國家的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加劇,穆斯林襲擊和恐嚇當地人,穆斯林襲擊猶太人的事件亦增多,引致西歐猶太人移居以色列的人數上升,2015年約有1萬名西歐猶太人移居以色列,是近年新高。[49]

也門興起的胡塞武裝組織,以「以色列去死,詛咒猶太人,伊斯蘭必勝」為口號。[50]

有指《神奇寶貝》是猶太人的一項陰謀,意圖使兒童背棄伊斯蘭教。謠言又指「Pokemon」一詞在日語的意思是「我是猶太人」。任天堂公司已經否定謠言。[51]

相關條目

其他種族歧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