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連城遺址又名渤海國城址,是唐代渤海國東京龍原府遺址[1],始建於785年左右[1],廢棄年代約在公元928年[2]。遺址位於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八連城村東北方向,距琿春市六公里[1]。2000年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連城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 |
座標 | 42°51′28.966″N 130°16′58.958″E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唐、五代 |
編號 | 第五批31號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歷史
八連城始建於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1]。唐貞元年間,渤海國的第三代君主大欽茂將國都從上京龍泉府遷至八連城,唐貞元10年(794年),渤海國第五代君主大華璵復遷上京,將八連城改為渤海國東京[1]。公元926年,遼朝第一代皇帝耶律阿保機興兵覆滅渤海國,原渤海國遺民被新建立的東丹國統治[1]。渤海國滅亡後,東丹國曾對八連城宮殿建築進行過修葺,遼天顯三年(東丹甘露三年,即公元928年),遼太宗升東丹的東平郡為契丹國南京(今遼寧遼陽北),強行自天福城(上京龍泉府)、東京龍原府等地的渤海國舊民、當時的東丹國國民充實東平郡,上京城連同渤海諸城遂成廢墟[3]。
20世紀前半期,受大日本帝國提倡的滿鮮史影響,八連城遺址的考古工作首先由日本學者展開,1924年鳥山喜一首先調查琿春八連城,並認為此處屬渤海國遺蹟[4][3]。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被日本占領,鳥山喜一、齋藤優(斎藤甚兵衛)、駒井和愛等日本考古學者就八連城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與發掘[5][3]。1936年,鳥山喜一對八連城遺址展開全面調查,並於次年進行了小規模考古發掘[3]。1938年,鳥山喜一在《渤海東京考》一文中,提出了八連城為渤海國東京龍原府故址的學術觀點[6]。1941年,齋藤優在侵華日軍協力下,開始調查八連城遺址並於次年展開發掘工作,發現八連城內城北部的多座建築址和內城南門,並提出八連城現存外城的外圍存在邊長約3000米的郭城的學術觀點[7][3]。1942年,駒井和愛再次對八連城進行考古發掘後認為,八連城並無齋藤優推測的外郭城遺蹟,但同樣認為八連城現存內城相當於宮城、現存外城為內城的觀點[8][3]。
20世紀後半期,八連城的考古工作以城址保護工作進行,1958年琿春縣文教科對八連城展開了遺址保護工作[3]。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八連城遺址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83年,吉林省開展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3]。期間,琿春縣對八連城遺址展開考古工作並測繪了城址平面圖,該考古成果刊載於1984年出版的《琿春縣文物志》[9]。1990年以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文管會、琿春縣文管所等單位,對八連城遺址進行了多次考古調查[3]。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八連城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並於次年公布八連城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004至2009年間,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八連城遺址位於內城北部全城中軸線上的兩座大型建築址及內、外城南門址進行了考古發掘,以測繪城址地形圖[3]。期間還發現有磚瓦等陶質建築材料,為八連城的斷代推斷工作做出貢獻[3]。
現今,因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當地的農業與水利建設等影響,導致以往調查發掘所認定的建築遺蹟,除位於內城北部中央的兩座建築址和內、外城南門址以外已無跡可尋[3]。
遺址結構
八連城遺址中的宮殿建築採取中軸對稱,全址由內城、外城兩大部分構成,為內外二重城形制[3]。八連城內城呈長方形,周長約1千米,占地約6.8萬平方米[3]。外城牆略呈正方形,周長約2.89千米,占地約53萬平方米[3],外有護城河[1]。其形制和規模與西古城相當[3]。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