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經》,又稱《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般若經》等[1],是法華宗崇尚的護國三經之一。
經題
根據中文名稱,字面回譯成梵文,可能為 Karuṇikarāja(?) Rāṣṭrapāla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2]
內容
- 序品第一。佛在鷲峰,入大寂靜妙三摩地,毛孔放光,普照十方,菩薩前來集會。
- 觀如來品第二。說護佛果護十地行,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佛為之印可。
- 菩薩行品第三。
- 二諦品第四。
- 護國品第五。
- 不思議品第六。
- 奉持品第七。有金剛手菩薩所說咒。
- 囑累品第八。
譯本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現存兩種譯本:
註解
先後有吉藏、圓測、善月、良賁等作疏。另有不空譯《仁王般若念誦法》、《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介紹念誦儀軌。現代著作有釋圓瑛,《仁王護國經講義》等。
學術研究
副島正光在《般若經典的基礎研究》中認為《仁王般若經》為中國撰述。近代學者大多懷疑羅什並未譯出此經,唐譯本內容也與前譯本相差不大,僅字句有些差異,認為不空的譯本只是補以前所譯之不足,並未有梵本根據。八部般若中沒有《仁王般若經》,又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述玄奘說,謂西方未聞有此經本,代表了本經可能從未有梵本存在[6]。另外,望月信亨的《佛教經典成立史論》指出《仁王般若經》的序品將《大品》和《光讚》並舉,合為四部般若,不但表明此經晚出,也表明編集者不知般若部類的全體內容[7]。
楊維中認為玄奘未聞經本,可能是抄寫經本很少而沒有流傳,他又認為玄奘受高昌王之請講《仁王般若經》[8],代表該經當時在西域頗為流行,所以不會有漢地撰述的可能。他也相信經錄「詳覽晉經,校於梵本」的記載[9],又以參與翻譯人數眾多,認為確實有梵本存在[10]。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現存最早寫本出自敦煌遺書。北魏東陽王元榮(梁武帝同時代人),於永安三年(530)到永熙二年(533)請人抄寫大量佛經,共十餘部,其中包括了《仁王般若經》。根據這份永安三年(530)的題記,他敬造仁王般若經三百部,一百部供養梵天王,一百部供養帝釋天王,一百部供養毗沙門天王[1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