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戲是流傳於山東省淄博濟南的一種地方劇種。19世紀起源於山東章丘歷城。原為邊打鼓邊唱的「秧歌腔」小戲,無文場伴奏,劇情反映勞動者的普通生活。後加入文場伴奏,規模和表現題材都有所擴大。有小旦、小生、小丑等行當。五音戲的表演口語化,一般先吐字後行腔,女腔後尾用假嗓,歌調優美,適合表達豐富的情感。傳統劇目有160多部,包括《王小趕腳》、《拐磨子》、《親家頂嘴》、《牆頭記》等。鄧洪山(藝名「鮮櫻桃」)是20世紀五音戲的代表人物,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的表演技法深受群眾喜愛。[1]

Quick Facts 五音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 ...
五音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音戲小戲《王小趕腳》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淄博市
分類傳統戲劇
序號210
編號項目Ⅳ—66
登錄2006年
Close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