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瑗(489年—534年),胡姓乙弗氏,字雅珍,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侍御中散、散騎侍郎、西平孝公乙海之子,北魏駙馬、官員。
生平
乙瑗娶魏孝文帝元宏第四女淮陽公主,被授任駙馬都尉、淮南王友,乙瑗堅辭不就,歷任濟南郡太守,當時劉桃反叛進攻濟南郡,乙瑗越城而逃得以倖免。都督李叔仁討伐平定了劉桃,乙瑗才得以返回濟南郡。乙瑗後出任司農少卿,歷任銀青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中軍將軍,西兗州刺史。東魏天平元年(534年),乙瑗和譙郡太守辛景威占據五梁,起兵響應樊子鵠反抗高歡,與行台左丞宋顯交戰,戰敗而死[1][2],虛歲四十六[3] ,西魏贈予司空公,諡號忠[4]。
生女何妨
乙瑗的女兒乙弗氏儀容美麗,很少說笑,只有幾歲的時候就為乙瑗和淮陽公主所稱奇,乙瑗和淮陽公主指着她對親屬們說:「生女兒有何妨,像這樣的女孩,實際勝過男孩。」[5]
其他
2016年春季,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收購了兩塊乙弗乾歸的墓磚,墓磚長約29厘米,寬約15厘米,厚約5.2厘米。製作精良,文字稍多,陰文,魏書體。共收藏兩塊,文字排列不同,可分兩種,第一種共三處文字,分別見於一塊磚的正反面和上部側面。正面為「大代太和九年,歲在乙丑正月己巳朔,二日庚午,使持節東大將軍、秦州刺史、駙馬都尉、羽真、西平王乙弗乾」。反面為「歸元息(武)席坴(妻)陽平長公主阿若〔益得〕銘記。」此磚上部側面有一字「征」。應該是正面「東大將軍」前脫一「征」字,發現後,又補刻於上部磚側面;另一種磚銘見於另一塊磚的正反面,該磚上半部斷裂,魏書體,陰文,正面是「大代太和九年,歲在乙丑,正月己巳朔,二日庚,使持節、征東大將軍、秦州刺史、駙馬都尉、羽真、西平」反面是「王乙弗乾歸元息(昏)席妻陽平長公主阿若益〔得〕銘記」,兩磚內容對比,第二塊墓磚銘,在「庚」後缺一「午」字,顯然是漏刻。另外,該磚因破裂,沒有做磚銘拓片[6]。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劉永瑞指出,陽平長公主銘記磚所載太和九年(485年)正月初二的日期可能是陽平長公主卒日或葬日,乙海之子乙璦天平元年(534年)卒,時年四十六,可知乙璦生於489年,非陽平長公主所生[7]。
家庭
- 乙瓌,北魏侍中、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駙馬都尉、羽真、西平恭王
- 乙乾歸,北魏使持節、征東大將軍、泰州刺史、駙馬都尉、羽真、西平康王
- 乙諧,字遵和
- 乙琛,字仲珍,東平濟陰二郡太守、散騎常侍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