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又稱主動轉運主動吸收,是一種物質電化學梯度的跨細胞膜的運動。在細胞中,這一過程通常伴隨着高濃度的分子積累,如金屬、葡萄糖氨基酸。相對於被動運輸,主動運輸的進行需消耗能量。

Thumb
鈉鉀幫浦,初級主動運輸的一例

歷史

1848年,德國生理學家埃米爾·杜布瓦-雷蒙提出了跨膜的主動運輸的可能性。[1] 羅森伯格基於能量的考慮,提出了主動運輸的概念[2],但後來被重新定義。

1997年,丹麥醫師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因其對鈉鉀泵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3]

糖尿病治療研究中尤為突出的一類共轉運蛋白[4]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發現的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這些科學家注意到,大鼠腎小管中不同位置的葡萄糖的吸收存在差異。羅伯特·克雷恩在這一領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過程

磷脂雙分子層上,特定的跨膜蛋白可以識別物質並允許其通過[5]

原發性主動運輸

原發性主動運輸,又稱一級主動運輸,直接將能量用於物質的跨膜運輸[6]。大多數執行這種運輸類型的酶是ATP酶。其中一種在細胞生物中通用的ATP酶是鈉鉀幫浦。此外,初級主動運輸的能量來源還可以是氧化還原反應光能

繼發性主動運輸

繼發性主動運輸,又稱二級主動運輸。繼發性主動運輸並不直接消耗能量,而是通過由原發性主動運輸產生的化學梯度(包括電勢差和濃度差)來達到轉移物質的目的。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