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恐龙的一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鸟面龙属(学名:Ornithopsis)是蜥脚下目腕龙科的一属中型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英格兰。鸟面龙曾被认为是畸形龙的异名,而畸形龙本身是个“未归类物种集中地”,但有研究认为这两者并不是相同动物。虽然鸟面龙的一些物种被认为是其他属的异名,但是鸟面龙的模式种却有可能是有效种。
鸟面龙属 化石时期:
| |
---|---|
赫克氏鸟面龙的化石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脚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
演化支: | †真蜥脚类 Eusauropoda |
演化支: |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
演化支: |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
演化支: | †巨龙形类 Titanosauriformes |
属: | †鸟面龙属 Ornithopsis Seeley, 1870 |
模式种 | |
赫克氏鸟面龙 Ornithopsis hulkei Seeley, 1870
| |
异名 | |
模式种是赫克氏鸟面龙(O. hulkei)是由哈利·丝莱(Harry Seeley)在1870年叙述、命名的。化石是从英格兰发现的两节背椎,编号BMNH R2239标本发现于东萨塞克斯郡,编号BMNH R28632标本发现于威特岛。这些地区属于威塞克斯组(Wessex Formation),地质年代属于下白垩纪的贝里亚阶。属名意为“鸟类的面孔”,因为哈利·丝莱当时认为这些化石是翼龙类演化到现代鸟类的遗失连结;种名则是以古生物学家约翰·赫克(John Whitaker Hulke)为名[1]。
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反对这个分类,他本身是坚定的创造论信徒,不相信当时的演化论,他也是哈利·丝莱的长期对手。早在1841年,欧文将编号BMNH R2239背椎视为禽龙的方骨;在1871年,欧文进一将这个背椎建立为沟椎龙的一个种(Bothriospondylus magnus)。同年,欧文将编号BMNH R28632背椎建立为沟椎龙的另一个种(B. elongatus)。
这两块背椎被归类于不同种之后,分别被重新归类到其他属。在1876年,理查·欧文将编号BMNH R2239标本改归类为新建立软骨龙的一个种[2][3]。之后在1889年,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将这个标本编入于赫克氏畸形龙;莱德克在四年后再度改归类于Hoplosaurus(现名Oplosaurus)的一个种。在2005年,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Sebastian Apesteguia)将这个种改归类到优腔龙。
另一个编号BMNH R28632标本,被约翰·赫克在1882年编入于鸟面龙的新种,优腔鸟面龙(O. eucamerotus);约翰·赫克是根据另一个标本(编号BMNH R97)[4]。在1995年,William Blows将这个标本选为赫克氏鸟面龙的选模标本;他同时发现,畸形龙的正模标本只有肱骨,可鉴定特征太少,将相关物种改归类于鸟面龙。Blows并排除编号BMNH R2239属于鸟面龙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他提出优腔鸟面龙不属于鸟面龙,而将其改归类于腕龙科的分类不明属[5]。
在1887年,约翰·赫克将一个部分骨盆建立为第三个种,利氏鸟面龙(O. leedsi)。化石是一个部分骨盆(编号BMNH R1984-1988),是由Alfred Nicholson Leeds发现于剑桥郡彼得伯勒[6]。一些脊椎标本(编号BMNH R1894)常被认为与综模标本有关联、相同个体,近年被发现是个不同个体[7]。之后,这个种被先后改归类于鲸龙、似鲸龙;以现今的角度来看,这两次分类都有争议。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属的种,曾被改归类于鸟面龙。在1888年,理查德·莱德克将曼氏公平龙(I. manseli)、肱冠鲸龙(C. humerocristatus)都改归类为鸟面龙的种。在1922年,弗雷德里克·冯·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将沟椎龙的模式种(B. suffossus)、格氏似鲸龙(C. greppini)都改归类于鸟面龙的种。在1929年,冯·休尼将康氏畸形龙(P. conybearei)改归类于鸟面龙;但康氏畸形龙是畸形龙的模式种,这将造成畸形龙的有效性问题。这些名称目前都是不确学名(Nomen vanum)。
赫克氏鸟面龙的选模标本曾遭到严重侵蚀,只剩下椎体,缺乏神经棘。这两个背椎高而狭窄,两侧有隆脊,内部有大型侧腔。背椎属于后凹型脊椎,长度的2/3处有三角形的深凹处。研究人员根据这些特征,认为鸟面龙属于巨龙形类,可能属于腕龙科。
根据保罗·厄普丘奇(Paul Upchurch)在2004年的研究,鸟面龙目前的有效种,只剩下模式种赫克氏鸟面龙。第二个可能种是利氏鸟面龙(O. leedsi),但是被认为是疑名,目前是巨龙形类的分类不明种[8]。其他曾被编入鸟面龙的物种,目前都被重新归类在其他属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