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黛茶(西班牙语:mate,西班牙语:[ˈmate],或作yerba mate,葡萄牙语:[ˈmatʃi],也被葡语称为喜马红(葡萄牙语:chimarrão,西班牙语:cimarrón)、巴拉圭茶(英语:Paraguay tea)、阿根廷茶(英语:Argentine tea)、巴西茶(英语:Brazilian tea),一种传统的南美洲草本茶,马黛茶是用巴拉圭冬青的干燥叶子浸泡在水里后,作成茶饮。主要盛行于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及巴西等南美各地,现在欧美、中东及亚洲各国亦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6年12月5日) |
概论
巴拉圭冬青是冬青科冬青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被誉为“阿根廷国宝”、“绿色黄金”。将叶片浸泡在热水中所泡出来的茶汤称为玛黛茶。玛黛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s)成份,绿原酸能降低胆固醇、缓和糖尿病、胃溃疡、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尿、提神解劳之功能。
历史
居住在现在的巴拉圭、巴西东南部、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的瓜拉尼人最先饮用玛黛茶,邻近地区的图皮人也把玛黛茶散播出去。[1][2][3][4][5] 之后在巴西南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开始贩售,[来源请求] 其学名(巴拉圭冬青, Ilex paraguariensis) 由此而来。16 世纪后期,随著欧洲人殖民巴拉圭,玛黛茶的饮用越来越广泛,在17世纪传播到拉普拉塔河流域,后来传到秘鲁和智利,玛黛茶于是成为巴拉圭的主要商品,比烟草、棉花和牛肉等还重要,而原住民被驱使收获野生玛黛茶叶。在 17 世纪中叶,耶稣会教士驯化了玛黛茶,并在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省的耶稣会传教村开辟了种植园,与巴拉圭野生玛黛茶业者发生激烈竞争。在1770年代,耶稣会教士被驱逐,玛黛茶种植园也沦为废墟。巴拉圭独立后,玛黛茶产业仍然很重要,但巴拉圭战争(1864-1870)对巴拉圭的经济和人口造成重大破坏,影响玛黛茶产业甚钜,主要产地于是转至巴西。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西和阿根廷再次推动驯化,开始了系统性的种植。但巴西在1930年代将注意力转向咖啡,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消费国的阿根廷成为最大的生产国,振兴了米西奥内斯省的经济。[6]目前玛黛茶的主要生产国分别是阿根廷(产量占56-62%)、巴西(34-36%),以及巴拉圭(5%)。[7] 以每人平均消费量而言,最大消费国是乌拉圭,每人每年约饮用 19 公升。[8]
对健康的影响
玛黛茶据称对人类有广泛的健康价值,主因被认为是所含的多酚类。[9] 研究显示玛黛茶可能可以改善过敏症状。[10]在小鼠实验发现能减低糖尿病与高血糖风险。[11]玛黛茶也含有可以抑制食欲的物质,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12] 、提振精神与专注力、[13] 改善心情[14][15] 、促进睡眠。不过对于咖啡因效果敏感的人,玛黛茶可能反而会影响睡眠。[13]
2011年之前并没有关于饮用玛黛茶治疗慢性病的双盲、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16] 之后的研究显示玛黛茶有一些可能的健康益处,例如减少脂肪细胞、发炎、胆固醇,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15] 一些非盲研究发现玛黛茶可降低脂肪、抗氧化、抗发炎。[16] 另一项在兔子的研究认为玛黛茶可减少兔动脉硬化的恶化,但不会降低血清胆固醇或主动脉的硫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s,TBARS) 和抗氧化酶。[17]
虽然有研究显示食道癌与热饮有关,但并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18] 一些研究认为热饮与食道癌的相关性来自于热液体灼伤(而不是玛黛茶所含的化学物质)对食道造成的损害;茶和其他通常在高温下饮用的食物,也被发现类似的关联。 虽然在 IARC 2A 致癌物清单中,将高温下饮用玛黛茶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但玛黛茶本身并未被列为致癌物。[19]
以冷水或热水冲泡玛黛茶商品,发现含有高浓度的多环芳香类碳氢化合物(每公克干玛黛茶叶含 8.03 至 53.3 ng) [20] 但是这些物质与以木柴熏制肉类产生的类似,因此可能是来自于干燥过程焚烧木柴产生的烟雾。[21] 市面上也有未经烟熏的玛黛茶,或是以蒸气干燥的玛黛茶。[22]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