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扁臀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扁臀龙属学名Planicoxa)是禽龙类恐龙的一化石包含来自几头个体的部份骨骼,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南达科塔州,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

事实速览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

模式种毒扁臀龙P. venenica),是在2001年由Tony DiCroce及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描述、命名的。化石发现于犹他州格兰德县雪松山组Poison Strip Sandstone段。属名意指肠骨的扁平外表,种小名则是来自“Poison”的拉丁文。模式种的化石包含了保存良好的肠骨、股骨胫骨脊椎骨等骨骼。其股骨是典型的鸟脚下目股骨,但肠骨的髋臼后突则很短、水平发展,以与股骨的粗隆部接合。扁臀龙的发现,替雪松山组(巴列姆阶/阿尔比阶)的动物群增添了更多的资料。

第二个种扁平扁臀龙P. depressa),原本是查尔斯·吉尔摩(Charles Gilmore)在1909年命名的扁平弯龙Camptosaurus depressus);在2008年,由卡彭特与Y. Wilson改归类于扁臀龙。化石发现于南达科塔州的拉科塔组(Lakota Formation)。其肠骨的髋臼后突也是水平发展;与模式种的差异是肠骨并非弯曲,髋臼前突较粗,髋臼较浅,肠骨后段较狭窄。化石包含一些脊椎与两个尺骨。拉科塔组发现的其他禽龙科化石,可能属于此种。在2011年,这个种被建立为新属,Osmakasaurus[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